一封告假书

作者: 杨纯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08:29 被阅读0次

    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我特别喜欢的一位英文原著精读老师M突然在公号上更了一篇文,名为《“猫之死”:一封有灵魂的告假书》。她在文中提到在《新概念英语(四)》里有这样一句话:“Broadly speaking, human beings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classes: those who are toiled to death, those who are worried to death, and those who are bored to death.”(泛泛来说,人可以被分为三类:劳累至死的人、忧虑至死的人和无聊至死的人。)

    第一类人:those who are toiled to death。toil“辛苦工作,使···过度劳累”;英语里有一个词组,toil and moil“辛辛苦苦的工作”。所以,这一类人即传说中的“过劳死”型。

    第二类人:those who are worried to death。用杨绛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这类人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是想得太多”。所以,每次有人对我说,“你想太多了”的时候我都觉得是在指责我书读得少。

    第三类:those who are bored to death。网络上曾流行过这样一段对话:张国荣的遗书:“我一生没做过坏事,为何会这样?”韩寒:“因为你一生都没做过坏事。所以,就是这样。”(这里所谓的“做坏事”,我个人的理解是指挣脱世俗的枷锁。)这不由让我想到了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多数人二十或三十多岁已经死了,他们变成了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的,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的重复着。”所以,“无聊死了”不再只是人们随口的一句抱怨,而很可能是某些人人生结局的真实写照。

    M老师说,其实应该还有第四类人,即第一、二、三类人的合体。她说,“如果不放缓脚步,我即将成为这个4。”忙碌到焦虑、无聊至死的人,这听起来多么荒诞。然而,这却是当下很多人的生活现状。

    M老师,80后,上外优秀硕士毕业生,师从国内某知名翻译大师。毕业后在某东方从教10余年,前上海浦东校区创始人兼校长。从某东方辞职后,她加入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某道网络课程平台,并于同期创建了自己的公司。此外,她还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今年5月,她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分享英文原著阅读的方方面面,最近两个月保持每周三到四次的更文频率。

    她,真的很拼。而且,她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乐观、阳光、积极、开朗。从她身上我感觉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主人公Gatsby的某种特质。作者菲茨杰拉德开篇就对Gatsby的这种特质有过这样一段描写:

    “If personality is an unbroken series of successful gestures, then there was something gorgeous about him (Gatsby), some heightened sensitivity to the promises of life, as if he were related to one of those intricate machines that register earthquakes ten thousand miles away…it was an extraordinary gift for hope…”

    (如果性格是一系列不间断的成功之举,那么他(盖茨比)身上确实具备某种了不起的东西,那是一种对生活中的希望的高度敏感,就像是一台能测知万里外的地震的精密仪器(地震仪)···那是一种总能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非凡天赋···——作者自译。)

    可是,在今年下半年的某两次直播课中,讲书思人,M老师对着镜头泣不成声。在那封告假书里,她说,“对这些日子里突如其来的那些眼泪,多了几分恐惧”。她真的是因为累了吗?不。她说,“累,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人生在世,大家各有其苦,不累的人才是异类。”

    11月30那天晚上,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因为在11月期间读完了3本英文原著和6本杂书,觉得自己这个月小宇宙爆发,想嘚瑟一下。在一众评论中有这样一条,“你好有闲啊。”我回复了一句,“时间是自己想办法挤出来的,现在闲人太少。”其实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句评论于我并不公平。

    除了朝八晚六的体制内工作外,几乎每晚和周末我都在做英语辅导和培训,所以一周的工作时间大概是60h+。此外,公号每周一篇的更文从选题、查阅资料、写稿、修改、排版到最后的发文,至少需要10h的时间。(所以,其实我从来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加之,现在从事的主要工作和我的专业基本不沾边,为了不让自己的专业能力退化,每天我会花至少2小时的时间学习英语。这样算来,我每天花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时间是12小时左右。而这并不包括我挤出来读杂书的一两个小时。

    所以,我对M老师所说的“人生在世,大家各有其苦,不累的人才是异类”的话深有同感。而太多人却习惯于把自己没时间做的事归结于别人太闲。

    那是什么让总是能量满满的M老师碰触到了自己的“极限”呢?

    她说,“真正让我恐惧的是1(toil辛苦工作)连锁反应带来的2(worries焦虑)和3(boredom无聊)···如果你拼尽了全力工作,却只有几分力给了质量,那就是世间最惨的事——‘瞎忙活’。如果‘瞎忙活’变成常态,投入产出比ROI(投资回报率)又很低,那就叫‘失败’。以为这是血气方刚的‘折腾’?不,‘瞎折腾’而已。”而这些无意义的瞎忙最终将导致无止境的倦怠。“以前我跟书籍的关系,就像它承包了我所有避世的情怀和隐性的孤僻···(如今)翻开它,就是为了做课,行色匆匆,情谊薄凉。博尔赫斯说,‘如果一个人忙得连每日读诗的时间都没有了,那还是什么生活?’我说:那就是我现在的生活。”

    读研的时候有一门必修课——《二语习得研究》,硬着头皮读完了跟牛津字典一样厚的课本之后,我无比痛心疾首的发现,我只读懂了两个单词:input(输入)和output(输出)。此外,在做中期报告的时候,我的选题是学生英语学习心理,该课程的教授觉得我一个学语言的,非要做心理研究简直异想天开,所以给了我研究生阶段最低的分数。当时,我真的觉得很是不值,不是指教授的评分(因为后来我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完成了与该选题相关的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了答辩。),而是我花了大把的时间学习这门课程,却只学懂了两个单词。

    可是,直到现在,这两个单词依然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座很重要的天平,它时刻提醒着我要平衡“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想起M老师两次在屏幕前泪流不止的样子,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说需要缓一缓,给自己一点input(输入/学习)的时间。“你不能光让牛产奶,却不让牛吃草。”

    M老师在文中写到,“我要请个小假。说完这句,地未动,山不摇,很好,世界本就不会因为谁的缺席而有什么不同···让我暂时躲一躲,为了更好的再遇见,在一个艳阳天。”

    我给她留言,“M老师,偶尔的‘脱离’工作,是给自己一点喘息的时间,也是给自己充电的契机。相信调整好状态的你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好。”

    2019,我们依然会很忙,但希望我们都能忙得充实,忙得快乐,忙得心安理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封告假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nl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