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阅读为了什么?

作者: 丽铭当下 | 来源:发表于2019-11-30 22:39 被阅读0次
    随感:阅读为了什么?

    对我来说阅读是写作的另一种方式。我想知道为什么,别人的故事好,它到底好在哪里?它又是被怎样思考和写作出来的?我相信一个好的读阅读者也便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一个人能从他人的作品中读出什么,他也便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所以在我没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阅读者之前,我对于写作是极度胆怯和缺乏自信的。

    我阅读是为了实现领悟那一刻的跃迁。我知道,每一次针对性的思考都在为我实现一个小小的跃进,无论我是否意识到。但醍醐灌顶的跃迁必然会像一个惊雷一样让我感受到震动。我渴望那一刻的来临。

    在一年以前我依然是一个彻底地缺乏自觉性的阅读者:我只是感受而不判断,哪怕故事让我热泪盈眶。书评,说书稿让我意识到,对故事进行判断的感受,是深入阅读的必经历程。我们不仅要阅读文字,还要让文字在我们自身的世界里演绎出来,以某种方式向我们自己复述这个故事。我们应当召唤起我们所有的经历,遥远的感受,以进入故事的世界。作为一个有要求的阅读者,他既是被阅读的故事里的人物,也是故事的观众,还是那个思考着的写作者。

    我一直讨厌看搞笑的电影,我一直希望看到的是那种富有教益,能够引发思考的电影,但仅仅是感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进行判断,道德的,心灵的,美的,各种层次上的判断。这才是完整的阅读。

    还有什么能够比阅读更能提升我们的心智呢?我们应该像逃避追捕的兔子一样竖起耳朵,从文字中寻找每一个有可能打开我们心智的按钮。如果这种高度的意识参予成为我们阅读中的习惯,阅读便会成为我们人生成长的阶梯,甚至不仅仅是对写作。

    残雪在写他的处女作黄泥街的时候,他模仿的对象是萧红的呼兰河传,但他在写作的过程中看到了更好的方式,转而用他认为更好的方式完成了这本书。他的嗅觉是何其灵敏!我真希望能够成为这样的阅读和写作者。

    思考参与的程度,决定了我们阅读的质量。这正如我对学生们所说:如果你把学习看成自己的需要,那么你不会允许你在思考中碰到的问题持续存在而不去改变。我却从未对自己说过这句话,其实我自己更需要这同样的教导。

    提升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难道不是同样的过程和道理吗?如果我无法读懂,那么我不懂的地方到底是什么?问题具体在哪儿?只要你着手解决,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对写作来说,最远你可以追溯到如何说话,如何写下每一个句子。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每一部分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梯,我们掌握了最后也就掌握了这门课程。那么对于写作来说,这个阶梯又是什么样的构图呢?

    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当下的我来说,最关键的下一步就是中长篇小说的写作。只有从数量上突破,才有可能从质上获得突破。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可逃避的下一步。

    一部打怪的《西游记》用故事的方式表现的是内心的艰难旅程,那么他在外化的过程中把内在挣扎的困境过滤的荡然无存,以致使他只能成为一个儿童寓言故事集。现代文学的努力则是要将这个形象化的过程,用一种更接近心灵旅程的方式外化出来。

    所有的旅程都是心灵的旅程!文学带给我们的不再只是故事本身,而是心灵的天路历程。文学的旅程,就是追求心灵外化,形象化的旅程,是心灵旅程的最接近的描摹,又是最大的形象化的统一。

    象征和意象,类似于成语和典故,是对一段凝固的故事的引用,这种引用和指代大大丰富了文字本身的意义,并形成了不同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陌生的文本丛林中提供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指引。

    我们希望从他人的故事和经历中寻找存在的正当性,行动的合理性。我们希望从成功者阐述的蛛丝马迹中找到自己行动的可能方向。人类文学之路不是正是这样一代一代的向前走吗?我们想为自己未知的黑暗,插入一丝微弱的亮光。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有高度而又尽心的引导者,而在阅读中,我们却可能和古往今来所有时代的伟大人物发生不同层次的共鸣与对话。如果我们不能完全理解,那正是我们的潜能所在,我们心智努力训练的方向。

    人生其实没有任何的必然性。一切的必然性出于我们自我的建构。越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希望,成为现实的道路必然更加坎坷。

                                    11.1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感:阅读为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pa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