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乡九大碗之夹沙肉

家乡九大碗之夹沙肉

作者: 读书灯下 | 来源:发表于2023-03-23 21:07 被阅读0次

小时候吃席,九大碗是必不可少的几道“硬菜”,其中,就有老人、小孩极为喜爱的“夹沙肉”。所谓“夹沙”,即是肉的中间夹上炒熟的豆沙——显而易见,这是一道甜菜。所以夹沙肉也叫甜烧白,与另一道硬菜“咸烧白”相对。

做夹沙肉用的肉,不能太肥,不能太瘦,三肥两瘦的五花肉为好——喜油大的,两肥一瘦也是好的。蒸熟之后,连着豆沙一起咬进嘴里,软糯甜香,肥而不腻。夹沙肉一桌一碗,一碗十片(以前应该是八片),红润润,油汪汪。其下垫有甜又软的糯米饭,浸了油,亮晶晶,甜丝丝,瓦一调羹抢进碗里,还冒着烟!烫!稍稍凉,用筷子夹上一点,仔细品尝。

在物资不丰腴的年代,吃席自然是能叫人大大地打一场牙祭。即便如此,一桌上每人所能食得的夹沙肉也是定量的,基本上一人只得一片而已,这应该是那时吃席大家默认的规则。想夹第二片,得等。等到最后没人夹,真给剩下了,你才可以动它。

在父母那一辈,吃席更是难得的“开荤”。听老人摆当时的龙门阵,每每听得入神。

说,当年一户人小孩多,需要排次序轮流去吃席,这次如果是老大去,下次就换老二,再下换老三。想老妈一家七姊妹的,村里席又不是天天做,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且担上吃席重任的孩子,也并不能就随意吃了,像“夹沙肉”“肘子”这样的大菜,是舍不得自己吃的,必得带回去给家里的老人吃。于是,轮到吃席时就会随身带一个碗,每人仅止一片的或是其他定量的菜式,都收起来,带回家。

热腾腾还冒着烟的夹沙肉上来了,小孩子们夹上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放进回家的碗里,瓦一勺下面的糯米饭,也是很难得了。同理,咸烧白,夹一片,然后吃下面的干干菜。所幸酥肉下面的垫菜有黄花,还有海带!

这样的吃席方法,自我小时,就没有再出现。

甜烧白难得,日常家里是从不做的,吃席时我却也是不爱,它的另一种“变体”才是我的菜:不夹豆沙,糯米饭上,薄薄的五花肉卷上红枣蒸熟。八片肉,八颗红枣,一桌小孩多的话,这道菜要靠抢。端上桌,筷子迅速拈起中间的红枣,还是要等一下,放进嘴里,一抿即化,甜到心底。这道菜,被形象地称为“龙眼甜烧白”。

常常,一桌上,“龙眼”被夺个精光,肉却还有剩下的。那就等吃席结束去看看邻桌吧!

大浪淘沙,吹尽狂沙,红枣这么大,总归是能剩下的吧!

相关文章

  • 夹沙肉

    家乡马王庙(地处贵阳市西郊,是一个工矿区)的春节,总是比别处来得要早一些。阳历新年刚过去,家家户户便忙活...

  • 重庆夹沙肉

    主料:猪肥膘肉(用五花肉奕可)500克。 配料:洗沙75克,玫瑰25克,糯米100克。红糖50克,猪油50克,白糖...

  • 深夜食堂:细数川南味道1

    刚刚看到有篇文介绍山城肉味,同为四川人也想开篇处女作818家乡美食。 上文作者对夹沙肉赞不绝口,但我觉得这种一般只...

  • 深夜食堂·回锅肉

    深夜食堂·回锅肉 我爱吃五花肉,各种做法都爱。红烧肉,扣肉,盐煎肉,夹沙肉……最爱的,还属回锅肉了。没错,我是...

  • 乡村‖家乡的“九大碗”

    一 理事会乡村专栏编辑:文言明语 推荐语:作者围绕家乡的“九大碗”,描写了婚宴举办的全...

  • 古城临清

    来到临清,不尝尝这里的美食,真是一种遗憾,阳春面、粉蒸肉、八大碗、托盘豆腐、大饼卷肉、豆腐脑、三角火烧夹肉、什香面...

  • 夹肉

    天下着小雨,街上行人撑伞而行。已是晚上七点,一男一女走进一家面食店。男人约四十七八岁,鼻梁上架一副眼镜,头发漆黑清...

  • 淡淡乡愁中的把子肉

    把子肉是家乡济南的一种小吃,山东人生性豪爽朴实,劳动一上午,一大碗的白米饭,加上香浓的把子肉,再来几个配菜,二十几...

  • 节约的儿子

    豆奶奶原本就是三高,他们重庆人特别喜欢吃五花肉,做酥肉、夹沙肉、咸烧白、粉蒸肉等等,豆奶奶本来就喜欢这些食物,过年...

  • 偷巧口味的缺项

    "九大碗"在双流这里有个饭店叫九大碗。来到这第一顿饭就去了这个九大碗饭店,果然名不虚传个个是大碗。 无论菜多菜少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九大碗之夹沙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tw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