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家乡的“九大碗”

作者: 达瓦家的风铃 | 来源:发表于2022-01-21 04:15 被阅读0次

                                一

    理事会乡村专栏编辑:文言明语

    推荐语:作者围绕家乡的“九大碗”,描写了婚宴举办的全过程,向我们呈现了一副当地婚嫁风俗的长长画卷,使我们不仅垂涎于丰盛美味的“九大碗”,更让我们见识了当地人在婚嫁操办时互帮互助的淳朴风气。请品读“一家人的喜事,乡里的狂欢。”理事会乡村专栏推荐!

    临近过年,家乡办酒席的很多,不时地还有关系到位的朋友老表邀请我回去参加孩子的婚宴。

    “九大碗”或称“九斗碗”,桌面上有九个大碗盛装的菜品,是我家乡办结婚宴席的礼数。所以,在当地又把去赴婚宴叫作“干九碗”,形象而生动 ,其含义不言自明。

    小时候,一到十冬腊月,就盼望着有人结婚办喜事,好名正言顺地去解解馋。那个时候,哪一家都不富裕,所以礼金都不多,三五两块可以,提上十斤大米或者二十个鸡蛋也可以,甚至还有赊礼的现象。

    娃娃们挺高兴,大人们可是愁坏了。虽说礼轻情意重,可是亲戚重往来呀。普通人送礼怎么着都可以,亲戚必须把面子撑起来啊。好在一户人家要办婚酒,需要择吉排期,肯定会提前几个月通知内外亲戚,好让他们有所准备,不至于临时来“扯指拇儿”(抱佛脚)。

    我们这边的风俗,“一家有喜事,九里不烧锅”,就是说一家人办喜事,附近的很多人家都不用做饭了。他们都会去主家帮忙,去的时候还会扛上自己家的桌子板凳,提着钢精锅,背着碳炉子,端着用来洗菜的大盆和大筲箕。我们这些小孩子就是纯粹去“吃油大”,去看热闹的,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捡几个没有爆的鞭炮玩儿。

    大集体时代,办酒席是吃两顿,就是头一天晚上的“花宴”和第二天的正席。不同的是嫁女正席在早上,娶媳妇儿的正席在中午。土地下放到户,由于时间上自由了,经济上富裕了,结婚的主家一般都是用三天来招待客人。2010年以后,更是将狂欢的期限延长至四天,差不多一个大假的长度了。

                                  二

    结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对一个家庭来说也是关系传承和繁衍的大事。所以,这一天,如果老主人夫妇事先请了厨师掌勺,就会把有关婚礼的一切事务都交给“总管”。主人家只需要陪一下比较近的亲戚和身份重要的客人,和来宾“嘻嘻嘻”“哈哈哈”就算完成任务了。

    婚礼的头一天上午,帮忙的到得很早,因为要帮着杀猪,杀了猪才有肉吃。杀猪的屠户来的时候,开水已经烧好了。几个壮年男子赶紧把猪从圈里拖出来,然后按到两张长板凳捆拢的杀凳上。肥猪被侧身压在凳子上,肚子被两个男人用膝盖顶压着,一个人扯着猪耳朵,还有一个人在后面吊着猪尾巴。除了屠户,帮忙的人,我们这里统称为“按猪屁股”。

    然后,有人把接猪血的大盆放到猪的颈项下面,屠户一手抓勒住猪嘴的绳子,一手将明晃晃的杀猪刀点进去往里捅。他慢慢把刀拔出来的时候,猪血就顺着杀猪刀喷涌出来。猪开始还要挣扎,渐渐迟缓,进而不动。看看血流的差不多,屠户喊一声“好了”,有人把盐倒进猪血里,屠户再顺手用刀搅几下,说一声“端开”,旁边帮忙的赶紧把猪血盆子弄走。

    这个时候,屠户背来的烫桶里面已经倒了很多开水,不能满,差不多有一半的样子就可以了。众人帮着把猪抬过去,屠户就和他的助手忙起来。他们提着猪的脚和耳朵,让它在桶里面翻身,尽量让每一个地方都烫到,不容易脱毛的部位还要再倒鲜开水烫。烫好后用杠子把猪撬起来架在烫桶上,把猪腿上割一个小口子开始鼓起腮帮子吹气,不一会儿那死猪就变得圆滚滚的,这下用刮子褪毛就方便了。褪完毛,把猪挂起来分割,不一会儿就完事。

    这个时候,“总管”已经到任,这些帮忙的都是他在安排。顺便说一下,“总管”的人选一般是地方上比较有威望的人或者家族的长辈,有时候干脆就让生产队长充任。

    刚刚杀了猪,中午厨师会炒一点肉,做几个小菜。但是,今天中午猪血旺才是大家关注的好菜。用新鲜猪板油熬出来的猪油,加上用葱姜来烧猪血旺,味道鲜嫩可口,真的不容错过。等吃过大鱼大肉,你就吃不出这个鲜味了。

                              三

    整个下午,所有人都在忙。帮忙的忙着洗菜洗碗洗筷子,帮着厨子切晚上要用的菜,还有的在帮忙烧锅烧炉子。红彤彤的大红婚庆对子也要贴起来,这里面不乏“宜室宜家”、“花好月圆”、“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的语句。

    帮忙的人都穿着比较体面的衣服,一边帮忙一边兴高采烈地聊着天,整个场面显得更加热气腾腾。还有一些岁数大的老人,围着待客的炉子聊天,说一些前三十年后三十年的闲话,抽着自带的旱烟或是主家敬的香烟。兴致高的老汉,还可以湊一桌打川牌的“难戳”或“斗十四”。

    “花宴”的丰盛程度,仅次于正席。大集体时代就是随便炒两三个肉菜,剩下的都是素菜。后来,发展到仅仅比正席少几个菜而已,甚至鸡鸭鱼都用了。但我小时候是不可能有的,不过也还是相当不错了。

    大家吃得正高兴的时候,总管就站在屋檐下面宣布明天正席的执事名单了。洗菜哪些人,洗碗哪些人,切菜哪些人,烧火的烧茶的管茶壶的管酒的端盘的上菜捡碗的都一一安排到位,当然少不了还得有在礼房收钱记账的。被总管念到名字的人,都会到和总管站在一起的主家那里去领一包烟。很多妇女去领烟,就有人开玩笑“你又不抽烟,领来干嘛?”,然后就大声回答“我拿给我男人吃”或者“给我老汉儿(父亲)抽”。

    名字念完,总管把红纸书写的名单贴到墙上,这两天就要仰仗这些工作人员了,所以很庄重很有仪式感。

                                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家乡的“九大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sz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