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砍柴书院每天写1000字读书
《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2

《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2

作者: 百签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10:55 被阅读40次

人类的心智充满了矛盾,有天真有悲怆,还兼具聪明与愚昧。

人类前沿科学领域,早已经突破了造物主原本给我们的设定。几乎到了藐视自然力和神力的地步。

制造出兆吨级的核武器,(当然这算不得好事),登上其他星球,培养出转基因作物,发展出精密的政府机构和经济体系,因为能力逐渐提高使得人类傲慢,进而丧失理智,收获惩罚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大多数人对于现代生活的便捷,还是发自内心喜欢的。尽管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如何运作。

我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和能力,但是对于宇宙的了解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人类的智慧和无知到底是这样的一种关联呢。

20世纪50年代,认知科学成为一门新兴学科,认知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心智是如何运作的。

本书的作者史蒂文教授,从事此课题超过了25年。他在书中明确指出,个人所涉及的知识十分浅薄,别说宇宙了,就连与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的人类社会的真实复杂性相比,也不过皮毛。

人类心智甚至比不上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计算机。不过好在,我们虽然不能储存海量信息,但可以通过演化灵活变通,解决一些问题。

史蒂文教授非常想要告诉我们,我们是集体社会的个体,个人的智慧发挥不了多少作用,依赖个体脑中知识储备,那结果真是太糟,还需要依赖于存在于我们身体周遭环境,尤其是其他人脑中的信息

人类并非真的无知,不过人类比我们自己认为的自己,确实要无知得多。

对于大多数知识,我们基本都是浅尝辄止,但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何其复杂,发现了这个事实后,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深陷一种对理解力和知识本身的焦虑中。

但是,这倒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错觉也很重要。思维的功能,是对世界的表征在我们各人的脑中构建出按要素对应现实的模型。

从远古来看,思维给了我们语言能力,让我们发明和改善工具,甚至让我们在求偶的技巧方面都有所长进。综合来看,我们思维都有一个远大目标。就是行动。

早期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社会。但也会进食移动和繁殖。他们的行动不仅调节了自己的状态,也在慢慢地改变世界。

心智能力能够使人们运用记忆和推理,了解世界运行规则,改造创立新环境。

听起来又有了信心。但是为什么要说人类无知。我们知道的不仅少,而且极其浅。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了。知识共同体。

头脑的知识储量极为有限,因果推理虽然是人类特有的天赋。仍受信息储量的局限。但有了人类社会,我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知识,建立了丰富而及时的信息库。互联网无疑是现今关于知识共同体的最好的例子。

知识共同体需要认知劳动的分化,市农工商,除了经济方面的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人都不是全能,因此合作由此产生,我们得以共享智慧。

大脑有边界,但知识是无边界的。心智延伸超越了我们的大脑这样一个有固定体积的小小的器官。所以认知科学是一项极为复杂错综的前沿学科。

人类虽然低估自己的无知,但我们仍旧在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中,进化和发展迅速。所以关于知识的运用和心智的发展,想要泾渭分明的时候就产生了错觉。

作者提出的改进方案是:谦卑,理解,接纳,以及开放。

比如美国的政治常常处于僵局,大家着力于选举,与竞争对手的争执和打击。而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源于认知错觉,他们的态度多么浅薄。

需要公开辩论的议题本来就足够复杂了,还要两方尖锐对立。矛盾在升级,而问题得不到解决。相对欣然接受复杂性本身是存在的,就避开了人云亦云,也避开了一边倒,彻底把对方批臭批死的局面。

当然集体思考并不能代替个体思考。作者叫我们认识到知识共通性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明晰价值观容易产生的失误,以及推进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影和书籍都倾向于将个体偶像化,我们要知道群策群力的效果大于灵光一现。

好莱坞电影世界中的英雄不存在。我们古代经典中的圣人也多有容杂了绝大多数平凡人的心中殷切的希望。

居里夫人,门捷列夫,成吉思汗,各领域,各年代的个人英雄主义应该适当收敛了,现代人类应该更加着力于群体的努力,而非聚焦个人行为。

社会要演进,科技要发展,人文要优化,美学要珍惜。集体的智慧才是重点。我们不必为个人的脑存量焦虑,相反,认识到不足,并深入了解心智,深刻认识和发掘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好地改善和保护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的全体和个体。

相关文章

  • 《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2

    人类的心智充满了矛盾,有天真有悲怆,还兼具聪明与愚昧。 人类前沿科学领域,早已经突破了造物主原本给我们的设定。几乎...

  • 2019-03-11(看不见的大猩猩之四)

    《2019年03月11日》【连续第256+1+1+2+3+1+121天总结】注意错觉,记忆错觉,自信错觉,知识错觉...

  • 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

    区分无知的几个层次 要知道巨大的复杂性不会因为凑近去仔细琢磨就会被肢解简化。在数学领域,具有此类属性的现象被称为分...

  • 《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

    作者:史蒂文·斯洛曼/菲利普 ·费恩巴赫 前言 无知与知识共同体 人们对看起来众所周知的事件形成了刻板印象,但其真...

  • 《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

    1.无知或错觉 人们比他们认为的自己要无知得多。我们或多或少的经历着一种错觉:认为自己了解世间万物,而事实上我的理...

  • 《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

    书籍简介 书籍封面 版权信息 书名:知识的错觉 作者:【美】史蒂文·斯洛曼,【美】菲利普·费恩巴赫 出版社:中信出...

  • 《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

    本书属于认知学范畴。作者是美国的认知学者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费恩巴赫。认知学在当今越来越重要,是因为一项重要的...

  • 《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1

    《知识的错觉》这本书,对迄今为止我个人对于认知能力的提升的行为方式,关于知识的概念等,都有了一定的颠覆。 认知学者...

  • 《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5

    19世纪晚期的“狗分泌唾液与摇铃的相关性”实验,举世闻名,受人瞩目,实验表明动物能够学习,对于任意刺激建立起来的联...

  • 《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7

    整个世界都是我们思维处理的一环,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巨大的存储器。 认知系统开始协同作业时,群体智慧就出现了。不光我们...

网友评论

  • 丛铭:晚上好👍👍
    百签:@丛铭 你精神头儿真好
  • 11山山:学习了😀🌺
    百签:@11山山 哈哈哈,嗯嗯,这本书太干了,,欢迎来学习

本文标题:《知识的错觉》读书笔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uw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