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看淡了这是是非非;或许是变得麻木空洞;或许是习惯了无为、听众。
一切,都仿若昨日,深深刻印在我的灵魂深处。
01.
大一的时候在本校就读,大二之后去另一个学校读,这个专业叫【应用型本科】。大学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在高中老师的童话里,在家长亲戚的故事里,仿佛上帝的苹果种子砸在了我的面前,只管等着收获果实。
刚刚从高中解放出来,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加入了院学生会办公室当干事。平时的工作是旁听别的部门例会,做做笔记,最初看着部长在例会上批评干事们不积极不主动,思想不达标。干事们推说平时事情太多,时间太零散,辅导员苛刻。“难道你们的时间是时间,我们的时间就不是时间了吗?难道我们就应该把所有的事情给你们做完,等着你们来摘取果实吗?难道我们和其他部门的部长差距就那么大吗,宁可参加他们的大扫除也不来我们的活动?你们出了错是我们去跟老师道歉,你们推脱没有做的工作是我们替你们做完的,只是我们没有说。”
对不起,可能是我们太小孩子气了,觉得全世界都应该给我们做好一切,却没想到自己应该尽的职责。独身在外,远离家乡,没有遇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是因为有你们帮我们挡去风雨。第一次住校,没有亲人的时候,记住“我们就是一家人”,让一群五湖四海的孩子有了新家,这是我最温暖的时刻。人与人应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02.
大二开学转到另一个城市的另一个学校。
九月伊始,在正式和这边学校领导见过面后,老师说为了加快我们与这边学校的适应速度让我们加入学生会。我们也是一心热血,全班有30+果断加入各个部门协会,积极投入“适应新环境大作战”。我来到新的部门,和大家一一握手问好,就像上一届学长学姐说的那样,把自己放低到比同届生低一届的身份去。第一次开会,部门名单表上有100+人,实到60人,四位负责人在台上讲同一段话,接着请各位新入学的大一新生作自我介绍,然后散会。第二次会议,在和上次同样的四个负责人重复同一段话后,在我满怀期待的眼神中说:“请大家自我介绍”。第三次,请自我介绍。第四次,请.......有完没完了,连续四次自我介绍,来的人已经从60+到现在的10+了,你们不想想办法把人留住吗?四个负责人很痛心的说“自学校成立以来,各个部门都是这样的,我们要的是精英,精英本来就少,要那么多人干嘛”。
干了一学期后我果断辞职了,干事辞职。旁边的人说“你傻不拉唧做了那么多事下届选副职啊怎么这个时候退出啊?”我淡淡笑笑,我不适合,另外去了一个协会,当个普通成员养老。不出我所料,除了被老师委派空降的,但凡自己参选的没有一个选上干部。而空降进去的大多也不如意,同届的对我们颐指气使,有好事多不会让我们参与进去,什么入党名额奖学金名额都是这边学生的,老师的原话是“这所学校这边学生是多数,当然是要留给他们,你们的名额让你们本校给你们”。于是我们去找本校要名额,本校说你们都去那边学校了应该他们给名额,这里没有。
03.
我反思了一下我这三年有作出什么成绩吗,在学习很好的人里是有过学生组织经历的,在有学生组织经历的人里是画过画的,在画过画的人里是会学习的。
最后发现,在学习很好 的人里是不会学习的,在有过学生组织经历的人里是一个打杂的,在画画的人里是画乌龟的。
我没有做到我初入大学时的“豪言壮语”,看着又一届新生加微信好友问 “麻雀学姐,有必要加入学生会吗?大学应该多认识人扩大人脉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必要与不必要,当你选择加入学生组织时就应该认认真真的去做,学会去关心你身边的人,学会承担起属于你的那份责任,至于社交,请记住:所谓人脉,是结交那些你可以依靠的并且你有所长让他们依靠的人,这是一种等价交换,如果你什么都没有还想跨阶层结交牛人,那大概是不可行的。所以,还是先把自己变强大再说吧。
04.
生活总是不尽人意,但它也是组成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每当夜临,总喜欢打开台灯,伪造一股文艺气息在桌前摆上一杯苦荞,若是下场小雨就更好了,夜间听雨,品茗看夜。喜欢江南,“命运这种东西,生来就是要被踏于足下,如果你还未有力量反抗它,只需怀着勇气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