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曦
——每个聪明而热情的人都能从女人身上读出造物主最神秘的昭示;都能从男人身上感受造物主最深沉的蕴籍。
1、除了中国早期思想中的阴阳观外,在有关男人和女人的言论中,我较关注两种说法:基督教的《圣经》说:上帝用他所造的男人身上的肋骨造了女人;哲学家尼采说:男人用他的上帝的肋骨造了女人。前一种说法流露出先验的本质主义的歧视,认定了女人附庸于男人;后一种说法更体现了文化的积淀,透露出男权语境下男人对其另一半——自造的偶像的矛盾心理:女人是男人造的,男人是女人先在的占有者,但女人是男人用他的上帝的骨头造的,男人又必堕落为女人的崇拜者。所以,对于女人,在宣扬强力意志的尼采那里还有一句更为著名的格言:到女人那里去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2、而这一切又都不超出男权语境和男性视角中的一般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并且出于现实的因素,我们只能满足于在此基础上的谈论。至于这一诠释离真理的距离到底多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男性和女性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男人和女人却是文化的产物。
3、然而,(在此语境下)不管是来自男人的肋骨还是来自上帝的肋骨,女人都是后造者和从属者,这便注定了女人作为第二性的“宿命”,和作为她的对立面的男人的“先在”的优越。
4、女人首先是男人的奢侈品,然后才是必需品;男人首先是女人的必需品,然后才是奢侈品。
5、男人创造女人,女人反过来塑造男人。创造是一时的兴会,是浪漫主义的灵感突发,而塑造却是长期的工作,是现实主义的琐屑、认真。
6、月亮不是独立发光的,她是太阳对自己另一面的满含柔情的表达;太阳也不是自为存在的,他因为月亮而完成昼夜更替,完成自己在时间、空间的角色定位。我不能想象日月并行的情景,距离和差异产生的美与和谐丰富了宇宙的色彩和内容,正如音符因差异而产生优美的和声。自然的法则似乎蕴涵更多的美学意义。
7、出于现实的要求,男人在征服和创造中赢得自己生存的空间,而女人便在日常的点缀中补充了这空间的缺憾。
8、女人(注意:是女人,不是这一个女人)是男人的一个梦,当他清醒时,朦胧的诗意 的美感也就消失了。然而你请放心,理性的男人恰恰在这一点上易犯糊涂,不多不少,正好是贪心的女人希望的那样多。
9、男人是女人的一条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希望通过它弛往梦寐以求的海市蜃楼。然而,或许因为船,或许因为波浪又总是令她难以掌控,最终往往在怅然若失中安守在自己命运的港湾。
10、男人难过美人关,女人难过英雄关。如果说一个杰出的男人是实践的浪漫主义者,成功之于他,与其说满足于社会的认可,毋宁说更醉心于来自异性赞许的目光。相比之下,一个好女人便是鉴赏的浪漫主义者,她喜欢看峻拔的险峰和天外的云霞,即使借以聊慰落寞的心情,疗救伤世的苦闷。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好女人偏遇见了俗男人,杰出的男人恰遇见了坏女人。
11、大自然把诗情画意给了女人,也就同时将对美的敏感的触须和天然的创造力给了男人。由于女人是被创造的创造,由于创造者对美的天然追求,决定了女人的价值体现只能与美为伍。真和善,女人不关心,她只要美。由于美的本质的脆弱和它飘忽不定的特征,注定了女人在价值意义上的短命。由于对美的迷恋和难以把握,决定了男人在天性上(我是说天性)对美的态度:要么占有,要么毁灭。
12、男人是天生的法官,他事事求证据;女人是天生的诗人,她事事凭直觉。男人探求真和善,因为找不到证据而失之交臂,女人不求真和善,无意中与之为伍。男人凭逻辑不能找到和证实的东西,女人凭感觉拥有了。大作家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女人说,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我认为是这样的;老顽童李敖也有一句名言:女人说,我认为他最好,因为我认为他最好。
13、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他关心战争、经济和足球,而女人只关心丈夫、孩子和衣服。其实女人才是实际意义上的政治家,她时时刻刻做着政治家该做而没有做的事。世界的喜剧性和闹剧性就在这里。
14、女人没有善恶观,她与魔鬼也交朋友,只要魔鬼不惜甜言蜜语,而这正是魔鬼擅长的本领,也是杰出的男人应该检讨自己的地方。要想赢得女人的欢心,这很简单,你赞美她,不停地赞美她,这大概就是造成很多不般配的婚姻的心理学根源。男人的标准是:我怎么看;女人的标准是他怎么看。男人的态度是:给你;女人的态度是:我要。
15、女人讨厌软弱的男人,于是男人们纷纷在女人面前表演坚强。然而殊不知,因为先在的母性本能,女人所爱的恰恰是坚强的男人背后的那点脆弱。作为女人的依赖性和作为母性的保护欲这两种相左的感情非常奇妙地结合在女人身上,于是她把丈夫,或她所倾心的男人既当兄长又当孩子。
1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宁要美人不要江山的男人,但通常的情况是:男人为了一切可以不要女人,而女人为了男人可以不要一切。男人在事业上所表现出的意志与才干,同女人在爱情中表现出的执拗和果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