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早,起晚了。
本该五点半起床的,结果六点才起床。
睡过头了。
心里很愧疚。
为此,今早特意提前了半小时起床。
算是弥补。
起晚的原因是喝酒了。
酒呐,这东西真是摧残意志。
可是有时又不得不喝。
喝酒的原因是元宵节。
元宵节的中午,亲戚们都来我家吃的,真的是济济一堂(不知道这个成语用对没有),我家客厅本来觉得还挺大的,等人都到了后瞬间觉得很小,小孩子们都还去上学了呢。如果小孩子们再在家的话,那站都站不下了,更别谈坐了。
由于我下午得开车出去办点事,所以中午就没喝酒,加上是和亲戚们在一起,喝不喝影响不大,毕竟我是晚辈。
元宵节的晚上,把厂里的人都喊在一起了,在饭店吃的,那这个酒就不得不喝了,毕竟还指望他们赚钱呢,拉近点关系总没坏处。
一轮又一轮。
好在,都没喝多。
喝酒最讲究的是一个氛围,氛围好了,本来能喝七两的,那就能喝一斤,而且喝的还很开心。
虽然人多热闹,但是真正请人吃饭喝酒的话,还是得人少的好,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二对一,一旦超过三个人了,就不太合适了,因为没有了焦点。
但是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真正的聚会,好朋友们好久没见了,互相都很熟,那可以安排在一起,相当于几个一对一重复叠加。
我一般喊人吃饭喜欢一对一的喊,这样彼此之间可以掏心窝的聊点东西。
就像过完年回来的时候,那几天我又没啥事,就准备喊几个人吃吃饭,但不是同时喊,而是今天喊一个,明天再喊一个。
有天,喊了一个高中同学,胖子,也算大学同学,因为我们高考录取又报了同一个大学。
只不过胖子已经不再是胖子了,瘦了很多。
即便是高中同学加大学同学,而且还在同一个城市,平时见面的机会也很少,不是我忙就是他忙,大学毕业后貌似就我结婚时见过一次面,然后就这次了。
屈指可数。
不过每次见到面的时候,那感情就都回来了,不会觉得尴尬。
这就是同学的好处。
胖子之前是在熊猫电子,在生产线上工作,后来觉得不仅压力大工资还低,就跳出来了。现在在一家日企上班,但这家日企还没强大到可以在南京办分公司,只是一个办事处,而且是名义上的办事处,因为连办公室都是借用别人的办公室,职工貌似就两个,一个是我同学,另一个是他同事,所以他们两也处于一个游魂状态,经常是今天去这,明天去那。
虽然感情还在,但由于这几年的共同经历很少,所以很多话就没聊透,基本是一笔带过,所以就很容易出戏,聊着聊着就出戏了。
那顿饭吃了两个小时左右,吃完我们就各奔东西了。
看来这同学之间还得经常聚聚。
为此,我准备做一个表格,根据城市划分频率,比较近的,频率就高一点,比如一个季度吃一次饭,稍微远的,那就半年吃一次饭,再远一点的,争取一年能见上一面。
一起成长很重要。
就像和胖子匆匆吃完饭一样,我觉得我没有认真倾听他的内心,或者他压根就没有倾诉的欲望,于他而言我也是,那彼此就帮不了彼此什么。
那同学朋友还能起什么作用呢?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