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说一个孩子终身所寻求的就是两样东西:一个叫作归属感,一个叫作价值感。归属感是爱,价值感是感谢,爱能够给他归属感,感谢能给他价值感。
阿德勒的这套哲学,是教你怎么主观地看待这个世界。事情就是这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个情况 —— 但是意义,你可以自己选择。而选择了意义就选择了生活模式。要改变生活模式几乎完全取决于心态的转变。
具体的应用方法:
1.活在当下
阿德勒哲学认为人生并不是一条通往某个目的地的线 —— 人生是无数个“点”的连续。每一个当下都应该好好珍惜、体会、享受。这就好比旅游,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才算旅游 —— 是从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就已经开始了。换句话说,阿德勒希望你能认真地活着,认真不等于深刻,人生没必要深刻 —— 认真就行了。
2.课题分离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论断是“课题分离”。在我看来,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的首要准则。所谓课题分离,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你只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而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别人干涉了你的课题。现在流行一句话叫“我爱你,与你无关”,这就是课题分离。课题分离是自由社会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间要有一个界限感,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人生就能简单化。
3.建立共同体感觉
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是课题分离,终点则是建立良好关系,也就是“共同体感觉”。课题分离解决自由的问题,共同体感觉解决幸福的问题。建立共同体感觉分三步:
第一步“自我接纳”。自我接纳就是要接受自己 —— 我有这个缺点那个缺点我承认,但是我能接受我自己。自我接纳约等于自我关怀。自我关怀是一个有充分科学证据支持的好姿态,意思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朋友看待:朋友错了,你不会认为他一无是处!你得先接受自己,然后才谈得上改变自己。
第二步“他者信赖”。阿德勒要求我们无条件地相信别人。现在我们知道这一点有博弈论的支持。在长期博弈中,最好的做法是一开始就无条件地合作,如果被坑了下次再惩罚,这个做法也非常适合现代陌生人社会。在发达地区你可以很容易就能跟陌生人合作,不需要找什么亲戚做担保人。越是不发达的地区,人们越是缺乏互信,很多事都干不成。
第三步“他者贡献”。幸福来自对共同体的贡献感。做贡献可不是让你自我牺牲。在阿德勒看来,自我牺牲是过度适应社会,是没必要的。任何一个理智的心理学家都不可能同意让一个母亲牺牲自己的生活去成全孩子 —— 孩子的人生是人生,你的人生难道就不是人生了吗?这不符合人人平等。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步其实是一套递进的逻辑。有了自我接纳,每个人承担自己的后果,你才不怕被别人背叛,你才会有他者信赖。有了他者信赖,把别人当做是伙伴,你才愿意做他者贡献。
做一个幸福的人,其实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