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的书籍,品成长的欢喜,你好,我是马登强Bean,这里是《登强读经典》。
F1:今天的这一天课程,让我印象深刻的内容是那些?
1、教室是一个学习的场所。这个场所不仅能让学生学习,也是让老师学习,但人们往往会忽略第二个。
2、只有内在的对话才是学习。以前经常听到一句话,叫要有空杯心态,其实不恰当,应该是要有积极思考,更准确是要处于学习态。
F2:这些内容让我联想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感想?
1、我见过很多老师的状态,那就是属于知识复读机,到哪儿都是讲一样的内容,后面渐渐就失去了市场。我有个习惯,每次讲课都会录制视频,其他的老师还挺吃惊,每次我的复盘收获都很大,也许通过这样的形式,也是在影响我们的内训师们。
2、越对“所有的外在教学事件,都是支持于学员的内在思考过程”的理解越加深一分,对教学的设计就能更恰当。比如,为什么讲课要比平时语速慢半拍,语音重半拍,为什么要讲完一段话要稍微停停,目的都是为了给学员吸收和思考的时间,支持其内在的对话。比如3153,比如点评,这些全是为支持学员内在的思考,学员不思考,那就说明根本没有吸收和掌握,你教授的知识和技能。
F3:这些给我现在的工作的启发、启示有哪些?
1、我讲课的语速应该是合适的,但平时的沟通,我担心说话慢,别人没有耐心听完,所以说话会快一些,但其实可以,用稍快的语速说完一句话,然后在每一段话之间稍做些停留。这样既能确保别人听到舒服,也能自己讲的舒服。
2、 一切的教学事件都是为了让学员思考,而这种喜悦是特别开心的,时常会在评估表听到学员对我的反馈:听马老师的课,有顿悟的感觉。这也是在给我建立愉悦回路,促使我不断的学习成长。
F4:未来我打算如何应用我的这些启发、启示?
1、沟通中,稍快速的说一句话,然后停顿停顿。
2、不断的在教学中,设计让学员内在对话的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