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0日是我值得纪念的日子。在34岁这一年,完成人生的第1部小说。
搁10年前,没有想到能做成这样一件事。因为夭折了两三部。
搁5年前,没有想去做这件事。
总觉得小说没办法像干货文那样直截了当,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还会搅动情愫,带来伤感、困惑、疑难。
而当我怀揣着尝试的心态再次走近它,才发现以前大大的误解。
从宏观来讲,人类文明建立在故事之上,人与人之间常常是基于相信某个故事才会合作的。而小说就是在讲故事。
这么一想,写小说变成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从微观来讲,一旦写小说,你作为创作者,至少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学会哄自己开心,获得4种快感——
01 自我主宰的快感
如今年轻人都高喊:“做自己,让别人说去!”
但大家心底都明白,哪怕在工作中是大领导,也没办法百分之百决定任何选择,让命运完全“自己说了算”。
甚至,很多时候是为别人而活。
幸运的是,当你拿起笔开始写小说,就不一样了。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你是你的王!
你将获得一种掌控别人的感觉,主宰人物命运的快感。
他们的生与死,都在于你大笔一挥之间。
想让小说跌宕起伏,你必须把自己变得心狠手辣。
每一次,当主角快接近理想的时候,要一把将他推开、把他绊倒,让他看见自己的目标却够不着。
幸福感来自于掌控感。哪怕是一丁点虚假的掌控错觉,也能让你有“人间值得”的感觉。
就像为什么我们容易被角色类游戏深深吸引。因为在游戏中,你像霸主一样,所向披靡,能管住自己命运的去向。
当然,写小说比玩游戏的价值更胜一筹。
玩游戏,你是被设计游戏代码的人在玩,是被动的生活;
写小说,你是在创造自己的世界,体现主动人生的姿态。
除了体验掌控感,写小说还能带你走入更多彩的天地。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你便能理解他的现在。那么,从一个人的现在,可以推导他的过去。
小说里,女主角被设定为5岁开始由妈妈抚养长大。
我会思考,如果我是她,我的内心感受是怎么样?如果我是她,可能曾经遭遇过什么样的故事?
为了写小说,会拥有一种代入感,去揣测心理感受与行为倾向。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说:“写自己时,要让读者以为你在写别人;写别人时,要让读者以为你在写自己。”
为了挤出点东西,你不会只关注自己眼下的事,需要睁开眼,关注别人的生活。
不写小说,你可能只有一种人生。
写小说,你能认识自我、体验他人,大步走过千万种路程,感受到更多的意义。
正如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得主双雪涛所说:
“写作是特别美好的事情,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一种方式。
我现在36岁,越来越进入一个中年了,你会感觉到人生还是有一种虚无感的,跟年少的时候,那种劲劲儿的那种感觉还是有变化,但是写作可以提供所谓的意义的东西。”
02 发挥创意的快感
倘若你平日生活与工作按部就班,那最适合写小说了。
因为在其中玩弄创意,很难不让人上瘾!
这部小说里讲到扶贫工作,是因为上次毕业10周年回大学时,辅导员讲起现在学校都在弄这事儿。我就在小说里用上了。
写到女主角一直很想毕业在学校里当老师,但是因为学历有限,只能当个行政人员。
那个时候,听说深圳有博士去街道办事处干活,我便把这新闻加进去,成为她自我安慰的理由。
女主角是被人骑单车撞到,在医院护理时产生感情。现实中,我同事就是这样跟他的爱人相识的。
写小说,能将随手拾掇的元素任意拼凑,像转起万花筒一般,变幻出意想不到的图案。
有人以为,写小说之前要万事俱备,什么都想好了才动笔。
不是。
脑子里有大概的框架,细节的部分还不清晰,也可以开始写。
写小说好玩的地方就在这里,带着“转角遇见爱”那样的惊喜。
好像走在眼前布满迷雾的山上,每往前走一步,雾才慢慢散去,再走远一点,才看清一些风景。
看过小说写作类书籍,绝大多数作者都说,写着写着,剧情的发展可能跟设定的不一样,有的还偏离原来的轨道。
那又何妨?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种不知结局的探险,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
一些细微之处,我常常是写到当下那一瞬间,才知道要讲点什么。
一开始,我给女主角的同事起名叫“胡天”,天是天空的“天”,是很随意想到的。
后来,写到这个人八卦的特质,灵机一动,想用他名字做点文章。
于是,让女主角揣测,他讲的话会不会像他的名字一样是胡“添”,胡乱添加的‘添’”。
又比如,小说的开头写到男二号说了一句话,叫“管住嘴是现代女性的优良传统”。
没想到,后面写到他是“单身贵族”时,发觉可以延伸出上面这句话的背景来源,又编了一点故事圆一圆。
常常能惊喜地发现,某个个情节七回八转之后与前面遥相呼应。跟前面咬合紧密,刚刚好能对得上。
好像古建筑的卯榫结构一样,不费一颗钉子无缝衔接,微妙极了!
03 排解忧郁的快感
你是否会有一拨特别想表达的话,但又不知在哪可讲?
用说理的文章,显得太直白;
用职场的文章,又没机会安放。
但小说不一样,你可以借角色的嘴巴讲一讲,在白纸黑字间流淌。
比如,女主角问母亲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怎么看。
她妈妈的回答,主要是我结合当妈后的领悟写出来的、自己特别的感想。
还有,小说里两个男人在车里聊天,他们讲到:“爱情像西游记的人参果,一旦从理想的云端降落到现实的地面,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句话是我写小说期间顿悟的,就送给他们用了。
小说提供了一片广袤的基地,你播撒感受或者情愫的种子,让它长出来苗儿来,蓬勃壮大,蔚然成荫。
只有你能认出,最初的种子长什么模样。每次读到,能与自己内心共鸣、回响。
同样的,如果心中有忧郁,忧郁的话也可借小说发泄出来,让毒素朝外流淌,为自己疗伤。
记得大学的《文学概论》课上,老师提到,多余的“力比多”支持作家开展文学创作。
若把“力比多”泛泛地理解为驱动人的内心能量,从实际讲,这股能量也许来自于他们特别想要泉涌喷发的演讲。
我能感觉到,这股力量一直给人强烈的推背感,让你废寝忘食,想要赶紧把作品写完。
从你笔下出生的人物,一直追着你给他们的命运下一步安排点什么,好像有高度的求生欲望。
你会带着女娲般的强烈责任感,想把故事未完待续的缺口填满。
只要小说未完成,每天闭上眼,还在想小说那个人,往下会遇到什么事儿。
忽然捡到一个拍案叫绝的情节点子,赶紧打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翻飞,顾不上睡觉吃饭。
那段日子,白天走在路上,黑夜躺入梦乡,脑子里还在高速运转,构思小说的脉络发展。
感觉被现实烦恼蒙蔽的你,容易盯着鞋子里的一颗小石仔,觉得硌脚,拼命想不要。
有了写小说的目标,心血都会倾注在写作上。
而一旦注意力分散,欣赏眼前流水高山,低头一看没觉得什么大不了,足以把硌脚的小石仔忽略掉。
04 填补盲区的快感
有的朋友不想写小说,是怕被人笑话,觉得自己知识面不广。
但别忘了,没有人说,写小说不能用百度搜索,不能去查找答案。
行行出状元,不是每个人样样精通。写到自己生活中接触不多的场景,就可以用互联网和书籍考究查询。
写他们去贫困户家里。对这个情节心里没谱,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些新闻。
写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在网上特意找了图片,再转成文字表述出来。
小说里提到男性的小蝌蚪。以前知道很多很多很多,但究竟多到什么程度,说不清。为了写作,才知道确切的数量是多少。
为了把热爱诗词的特性赋予女主角,才特意抖了抖书架上沾灰的《千家诗》,开卷品读,爱不释手,惊讶于古人句子的浑然天成。
写小说的过程,也是填补知识漏洞的过程。
我们总以为对周围的事物太熟悉,往往失去了兴趣。
就像自己的身体,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待在一起,没有主动想问个为什么的意欲。
一旦能发现知识漏洞,就是在司空见惯的生活里,找到一个洞钻出去,推开一扇门,走进一个更大的世界里。
没有什么比对周围感到陌生感,能燃放孩童般的好奇,让你对琐碎乏味的生活依然饱含深情。
除了完善知识结构,还能领悟小说创作技法的魅力。
看的创作论再多,也比不上亲自动笔,才能学会让故事更有张力。
就像游泳,非得自己去水里泡一泡,才懂得真正的感觉如何。
写小说后,你会深切领悟教科书上写的“倒叙、插叙、暗喻”是怎么回事,从“知道”到“做到”。
以前,总觉得小说是鱼肉上的香菜。
没有了,世界也不会缺点什么。
写完第一部作品后,我觉得倘若没有了小说,我们理解自己、人生、世界将会少一个维度。
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写过《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米兰•昆德拉说过:
“在理性之外,还有真实的生活。每一种生活体验,都有独特的价值。”
是的,当哲学、科学把世界变得越来越简单时,小说就更有存在的意义。
任何一本优秀的小说,都是把生活的多样性封装在一个产品里。
每一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事情比你想的要复杂。
因为,世界本来就没有那么简单。
- End -
作者:发愤的草莓,干货新书《现在就干》作者,专注时间管理与妈妈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琐碎的生活变成像游戏一样好玩。家有2宝,上班之余耕耘公众号“发愤的草莓”,每天5点晨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