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更文800字点赞日更大挑战
古文观止 || 阴饴甥对秦伯(三)

古文观止 || 阴饴甥对秦伯(三)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10-26 13:42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说到,晋惠公这个人实在不靠谱,秦国曾两次帮他渡过难关,他不但不知恩图报、感恩戴德,反倒是背信弃义、趁火打劫。最终一败涂地,落得个被活捉的下场。

面对这样一个老赖,秦穆公真是气不打一出来,真想杀之而后快。

奈何秦穆公夫人软磨硬泡、寻死觅活地为晋惠公求情,秦穆公只好放弃了杀晋惠公的念头。

于是,秦穆公便让晋惠公从晋国找个使者前来谈判,这个使者就是本文的主角——阴饴甥。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却十分精彩,而阴饴甥的智慧和高超的外交辞令实在让人折服。

我们学习原文。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鲁僖公十五年十月,晋国的使者阴饴甥会见秦伯,两国在王城结盟。

秦伯就是秦穆公;王城,是秦国边境的一个小城。

就是说,这年十月秦穆公与阴饴甥在秦国边境见面了。

其实,秦穆公对阴饴甥的印象并不好,当初秦国向晋国索要河西八城时,就是阴饴甥出的主意,不让晋惠公把土地割让给秦国的。

那么,面对阴饴甥,秦穆公说了什么呢?

秦伯曰:“晋国和乎?”

秦穆公开口只说了四个字,意思是你们晋国内部意见一致吗?

那么,秦穆公为何这样问呢?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晋国的内部形式,晋惠公刚刚被抓的时候,晋国内部十分混乱。

首先,晋国打了败仗,国君被俘,民心十分低落,百姓怨声载道。

其次,由于晋惠公杀死了里克等太子旧臣,所以,晋惠公被俘,太子党十分高兴。

他们希望秦穆公杀了这位不靠谱的晋惠公,然后他们把流亡在外的重耳找回来即位。

就是在这种情形下,阴饴甥接到了去谈判的命令。

他知道,弱国无外交,作为战败又理亏的一方,要想不让秦国为所欲为,必须自身得有实力才行。

可眼下,国内形式如同一盘散沙,晋国人心涣散,对晋惠公又颇多怨言。

所以,谈判前的当务之急是重振士气,整顿人心。

于是,阴饴甥导演了一出精彩大戏 。为了迅速地凝聚国人的力量,阴饴甥不得不假传了一道晋惠公的罪己诏。

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赏给国民土地,减轻赋税;二是假称晋惠公即将回国,但自觉有愧于祖宗社稷,不配再做国君,让太子圉为君。

消息一出,晋国民众群情激昂。见国民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阴饴甥又说:“国君不顾自己流亡在外,却为国内担忧,分田地给大家,如此仁爱,我们该如何报答呢?”

此时的晋国人情绪高涨,都纷纷响应,愿意听从阴饴甥的安排。

阴饴甥见时机成熟,便说:“以我的想法,咱们就修缮城墙,多多征兵,好好辅助太子。我们群臣和睦,甲兵众多,武器精良,友好的国家会支持我们,有仇的国家就会怕我们,我们才有机会为国君报仇雪恨!”

听闻此言,晋国人欢呼雷动,齐声叫好,并开始付诸行动。

之后,阴饴甥又趁势推出了两项重要改革,分别是“作爰田”和“作州兵”。

这两项在农业和军事上的改革,迅速调动了晋国人的积极性,快速扩充了晋国的士兵数量。

而关于晋国当前的形式,秦穆公当然了如指掌。所以,他的这句“晋国和乎” ,是带有挑衅意味的。

意思很简单,你们晋国的小动作我都看到了,是要团结一心对抗我秦国吗?

那阴饴甥是怎么回答的呢?

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

阴饴甥说,不和,我们国内意见不一致。

那些小人很憋屈很愤怒,他们以失去国君为耻,又因丧失亲人而悲伤。

他们不怕多征赋税,舍得花钱添置武器盔甲,并且拥立太子姬圉继任国君。

他们说:“宁肯奉事戎狄,也得报这个仇。”就是无论如何,也想要报这个仇。

但是那些君子呢,他们明白错在哪儿,他们爱护自己的国君,但也知道他的罪过。

他们也不怕多征赋税,舍得花钱添置武器盔甲,但目的却是为了等待秦国的命令。

他们还说:“宁可牺牲,一定得报答秦国的恩德。”这样,意见不一致,国内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呼声。

可以说,阴饴甥的这番话非常巧妙,他知道,眼下晋国虽然已经团结起来了,但要跟秦国硬碰硬,还是不妥。所以,他必须回答,不和。

之后,他又借小人之口,告诉秦穆公晋国不是好惹的;又借君子之口,委婉地表达了晋国的歉意和对秦国的敬意。

阴饴甥的意思秦穆公自然懂,但作为后来的春秋霸主之一的秦穆公没有被阴饴甥牵着鼻子走。

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此次会谈的核心问题。

秦伯曰:“国谓君何?”

秦穆公又问:“你们对国君的命运有什么看法?”就是说,你们认为我会不会杀了你们都国君呢?

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

这段话还是以小人和君子的口吻,表达了晋国的态度。

阴饴甥说:“小人发愁,认为国君不免灾祸;君子宽心,以为国君必定回来。”

小人说:”我们对秦国太无情了,秦国岂肯还我国君?”

君子说:”我已认罪了,秦国必定还我国君。”

之后,阴饴甥就开始给秦穆公“戴高帽”了。

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
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君子说:“他背叛了,就抓起来;他认罪了,就放回来。恩德再没有比这更厚的了,刑罚也没有比这更威严的了。

内心臣服的自然感恩怀德,那怀有二心的也会畏惧刑罚。

这一仗如此了结,秦国真可成就霸业了。

不然的话,当初您帮他回国登位,又不让他安于其位;后来您废了他的君位,又不让他复位,以致原来施的恩德,反变成仇恨,秦国总不会出此下策吧!

这段话总体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服软了,只要您放我们回去,以后为您马首是瞻,我们是不会忘了您对晋国的恩情,更不会阻碍您争夺霸主的地位。

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秦穆公一听,服软了,还算识相。于是说:“你讲的正合我心啊!”

马上就让晋侯改住宾馆,并馈赠了牛羊猪各七头,以示尊敬,并以诸侯之礼相待。

故事的结尾,自然是放晋惠公回国了。

但前提条件是,晋国得把之前答应的河西八成个秦国。另外,晋国要把太子圉送来秦国作人质。

而死里逃生的晋惠公回国后,终于一改之前不靠谱上治国策略,他积极整顿内政,修好邦交,而“作爰田”和“作州兵”这两项改革,也让晋国逐渐恢复了实力。

至此,晋国也终于安定了下来。

文章的结尾,关于阴饴甥,不得不再唠叨几句,阴饴甥作为战败国的代表,面对仁厚的秦穆公,理屈但并不词穷。

他在与秦穆公的一问一答之中,十分巧妙地将晋国的现状及舆论导向暗暗地渗透给秦穆公,适当地给对方施加一些压力。

然后,再利用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视角来阐述问题,使得秦穆公通过权衡利弊,最终以博大的胸怀宽恕罪人。

在这样既尴尬又理亏的条件下,阴饴甥不卑不亢,侧锋相对,既维护了晋惠公颜面,又完成自己的使命,可算得上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戏剧性的转变

    一段对话,使两国关系发生了变化。 阴饴甥对秦伯【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秦伯曰...

  • 《左传》阴饴甥对秦伯

    僖公十五年的十月,晋国的阴饴甥与秦伯秦穆公相会,在王城订立了盟约。 秦穆公问阴饴甥:“晋国内部和谐吗?” 阴饴甥回...

  • 读书随笔·国佐知罃

    《古文观止·齐国佐不辱命》阅读随笔 《左传》里有很多篇描写出色的外交事件,有《阴饴甥对秦伯》、《展喜犒师》这种完全...

  • 左传 · 阴饴甥对秦伯

    (僖公十五年《左传》) 十月,晋阴饴(yí)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

  • 读《古文观止》之阴饴甥对秦伯

    鲁僖公十五年十月,晋国的阴饴甥会见秦伯,两国在王城结盟。秦穆公问他:“你们晋国内部意见和协吗?”阴饴甥说“...

  • 趣谈古文~阴饴甥对秦伯

    我的点评:当你处在劣势的时候,如何赢得对话。此文是在老大被抓,想把老大给要回来,或者想让老大即使被抓在牢狱内也能获...

  • 趣谈古文~阴饴甥怼秦伯

    有意思,在弱势情况下如何怼人。 背景:晋国老大被秦国老大给抓住了,晋国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想找秦国老大把自己的老大给...

  • 古文观止 感

    阴饴甥对秦伯 谈判基于实力,送高帽子也要技巧。 子鱼论战 慈者不掌兵。 寺人披见文公 古人忠君,处事对事不对人。 ...

  • 《天下才子必读书》目录 金圣叹

    目录 前言 卷之一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庄公戒饬守臣 齐伐楚盟召陵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 秦伯不食言 阴饴甥对秦...

  • 《阴饴甥对秦伯》:出色的外交辞令

    凡是被记载下来的,多是以少胜多,以弱抵强的典范。 比如这篇,晋国为了在秦手下讨还晋国国君晋惠公,从两个方面说: 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阴饴甥对秦伯(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se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