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看书,发现一句话。
曾子说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原创翻译下,就是如果你是谦虚的人,把有能力的人当做老师,你能称王;如果你把有能力的人当做朋友,你能称霸,如果你把有能力的人当做徒弟,你只能灭亡。
当时深以为然。
称王者,成功案例如古时候的周武王用姜太公,失败典型如项羽之对仲父。
称霸者,如刘备用诸葛亮,刘邦用张良韩信。
灭亡者,如明朝崇信宦官的各大朝代,不堪计数。
仔细想想,却又有点不甚赞同。
举例子的时候就已经有感觉了。
刘备对诸葛亮,不是师者?怎么会是友者呢?难道对诸葛亮像是对兄弟一样?明显的,诸葛亮和刘关张三兄弟的关系完全不一样啊。哪次刘备不是对诸葛亮毕恭毕敬的,然后作揖称“孔明教我”。印象中,刘备对诸葛亮和刘邦对韩信,完全是一个等级啊。不能因为刘备最后的成果比之刘邦稍逊一筹,就成为了用友者吧?
所以,如何界定师者,友者,徒者,反而是比较关键了。
小结论:对现代来说,界定太模糊
02
另一个很疑惑的是,现代关系中,似乎想不出有类似的例子。
现在奉行的是 “ YOU CAN YOU UP ”
忠、礼、名,在现代已经失去了土壤。
你不能期望诸葛亮到了现在仍然会忠贞不二的帮着刘备,仅仅因为他不姓刘,他不是汉室正统。相反的,他很有可能会振臂高呼,成就自己的伟业。
反而,现在友者却能称王称霸,比如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两人的优劣势就能很有效的互补,成就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无数成功的人都在表达团队的重要性,虽然最终大家记住的只是那一两人。
那么,在现代社会中,师者,如刘备这种人,还能吃得开吗?
我的答案是:可以。
他可能不会成就霸者,毕竟刘备这种人其实并没有诸葛亮这样的天纵奇才,但是他很厉害的是,他能持续学习,他能永远保持向他人请教的习惯和自我思维的突破。也许,他不聪明,他不高明,但是慢慢的他会超出很多人。世界上,很多这样的非天才者,却获得了成功。比如爱迪生。
特别是对于新晋员工,也许你谦虚的态度就能让你在一开始就能获得更多的帮助;对老员工也意义匪浅,因为当你是老员工时,还能保持谦虚,保持学习,保持请教的姿态,才能获得难得的自我突破和长足的进步。
忘了在哪里看到的,成功的人大多是蜗牛,爬的慢没关系,关键是一直爬。
小结论:对现代来说,结果有变化
03
徒者呢?必灭亡吗?
事实上,每个天才都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掌控欲望,如果人人都用师者,那么这个世界上会缺少很多传奇的人和故事吧。
比如史蒂芬·乔布斯。他是用师者吗?他是傲慢的,几乎看不起所有人,看得起的也并不在他公司里,公司的很多人都很怕他暴躁的脾气,这世所周知。
但你能说他没有称王吗?
那么庞大的苹果帝国,市值1万亿,他的成功似乎更依赖于乔布斯的偏执、自我和独裁。
所以,第一,传奇需要偏执的坚持。
再者,高执行力的人也是优秀的人才,且没有之一。大部分的工作其实都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需要落地执行的。谋士固然重要,但士兵更为重要,所以在团队中,大量的人会是徒者。
且,徒者,徒者。古文中“徒”的意思是:步行;空;白白地;只; 从事学习的人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
你让你的团队保持学习,保持和你思想的高度统一,实现强大的执行力,难道不是一个强大的团队?
所以,第二,天才的想法需要徒者的执行。
小结论:对现代来说,徒者很重要
04
当然,并非是全然的否定。谦虚,事友,这一直是很好的品德,在现代团队也很有优势和必要。只是,这王、霸、亡,需要更新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