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阅读的人将实现快乐的可持续发展。
充满书香的家庭一定是幸福和谐。
热爱阅读的民族必将自强于天下。
曾记得,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展“全民阅读”,举国上下,千呼万唤,多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把“全民阅读”从“倡导”升级为“大力推动”。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统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说:高考语文,真正死记硬背的内容只有六分儿,高考语文真正的重点在阅读和作文,而要写好作文,必须多阅读。
2019年秋季,统编版语文教材开始使用。小学一年级教材里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这个设置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每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而且设置了“快乐读书吧”。具体到单元的课文,必要时,在课后也安排了“阅读链接”。
初中则加强了“名著导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导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也是在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对于学生来说,扩大阅读量,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一个着力点,也是“全民阅读”的一个方向。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以语文的方式改变语文,以阅读的方式改变阅读。李希贵认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改变长期以来用理科学习的方式学语文的现状。做好母语教育,让阅读回归原点。正是这样,实验项目秉承大量阅读理念,依托教材,围绕专题,自由阅读。
建构阅读体系,实施策略阅读。实验项目历经从优先到优质,再到优化三个阶段;从“1+X”课型,到“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略读实践课”为主的基础课型,“组文阅读课”和“自由阅读课”为主的能力课型。让阅读具有较强的实操性,让大量阅读真正能够落地。反三归一,质从量出。
大阅读时代到来了,我们迎来了“全民阅读”的时代。我们需要根据时代要求,担当起守望阅读的重任。
守望者需要对来之不易的良好阅读生态有深层次的理解,以及深刻感受。读书者,需要倍加珍惜,坚守阅读意志,让阅读乘势而上。全民阅读,文化自信;全民学习,学习强国。
面对新时代,新教材,新阅读。我们必须做阅读的先行者,做阅读的传播者。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和大人一起读”,教师首先要作为“大人”,与学生一起读童话,读寓言。教研不研,阅读难究;教师不读,阅读难做。不懂“语文要素”,难解“长文短教,难文浅教”之法;不解“课后思考训练题”,难以找到阅读“路线图”……
阅读是一种精神享受。林语堂说: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读书,那些看似无用的阅读体验,实则决定了你的精神视野,让你能以不同目光丈量世界。
当我们朗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时候,一种不能割舍的家国情怀便油然而生。
当我们朗诵“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时候,一定会凝聚起强烈的爱国精神。
西汉匡衡“凿壁偷光”,东晋车胤“囊萤映雪”,汉朝孙敬、战国苏秦“悬梁刺股”,他们刻苦读书的精神,成为永远激励人们热爱阅读的精神财富。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接续奋斗,都要经历由传承到发展的久久为功。每一次成功的背后往往有难以计量的“看不见”的积累。
学习任何一项技能,培养任何一样好习惯,都离不开长期的坚持,都要经过持之以恒的过程,否则不可能会有结果。“韦编三绝”,静心读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阅读,贵在坚持。我们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孩子终身阅读奠定基础,必须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小学低段学生大量阅读就是为了积累词语,比如,坚持积累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以后再写四季的文章,就不用再为描写犯难了。

阅读,从小做起。2000年,美国教育部出版了名为《帮助你的孩子成为阅读者》一书,此书邀请了时任第一夫人劳拉·布什致辞,她是这么说的: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尽早尽多地给孩子阅读,阅读是通向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的成功的途径。当孩子们爱上阅读,也就爱上了学习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是一个积淀的过程,一个蓄势的过程,一个孕育的过程。当今的教师,已不再是一个单科知识的拥有者。坚持阅读,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行家。
不仅能够为“两小儿辩日”给出正确的解释,而且,听了贝多芬的《月光曲》,也能够与学生一样,充满丰富的想象:“就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翻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守望不是因循守旧,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继承、发展与创新。传统阅读是以纸质阅读为主,当今时代,数字阅读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资料显示:截至 2017年 6月,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 3.53亿,较 2016年底增加 1936万,占网民总体的 46.9%,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 3.27亿元,较去年底增加 2291万,占手机网民的45.1%。
我们需要保持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良好的发展增速。阅读项目谱写的“优先——优质——优化”阅读三部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给予学生“助读工具”,创设“一米阅读”平台,增量阅读,放大“X”的阅读价值,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阅读的阳光。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阅读,我们在守候着,也在改变着,用心守望着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