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唐德刚先生当时发表在《传记文学》上的一些文章,后来集结成书。原来的内容是作者不同时期写成的,唐先生并没有简单的按时间顺序拼凑一本书,而是进行了修改,所以可读性还好。
全书从晚清文化转型写到民国建立,作者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将痛苦的几十年历史详细讲述给读者。开篇先讲述了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帝国主义的影响力,然后逐篇讲述了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义和团拳乱、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的出现,其实就是晚清进入了中国历史的周期性内乱中,而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将广州一口通商变为了五口通商,广州地位下降,失业游民增多,也是洪、杨能在广西聚集民众造反的原因之一。作者详细分析了太平天国的智慧和机运。智慧方面,洪、杨的宗教层次不高,后期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机遇方面,晚清不单单要改朝换代,而是要改朝换制!而此时的晚清只有改朝的机运,换制这时并不具备,而洪、杨在永安突围后不到一年成功杀入南京,在六朝金粉中彻底迷失,也没能一鼓作气直接杀入北京,或许那样还真有推翻清廷的可能。在作者认为的“四不像”的制度中,以打一城弃一城的流寇战术和各王在南京的挥霍,财政收入哪里来的呢?原来天国定都天京后,经营丝茶和禁绝鸦片,形成贸易逆差,而被中外历史歌颂的《天朝田亩制度》居然一天都没执行过,这些让我更加丰富了天国史。最后悲惨的北伐和天京事变,注定了这场农民起义的失败告终。但是作者没有提到两破江南大营事件,不知道为什么?
第三章作者将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放在一起写,理由是这两者是近代第二次社会转型中科技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双重失败。首先是甲午战争,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以作者详细分析了甲午前的政治,以中世纪的制度和军队对抗已经现代化的日本,那是基本不可能的,即使当时海军有当时世界第八的虚名。硬件(船炮)软件(制度)的全面落后,导致了甲午的惨败。
甲午惨败,痛定思痛,变法、改制、转型接踵而至。戊戌变法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作者详细解剖了康有为其人。解答了我一个之前的疑惑,为什么大学者梁启超会拜康有为为老师。当时康有为数度晋京(考试、游学),论学衡文,评论国事,为时代宠儿而且是今文学的宗师,所以当时作为“帖括之外不知有学问”的梁启超,虚心和康圣人学习就不难理解了。这场戊戌变法,那当今社会的创业来比可能差不多。首先整个市场需求(变法改革)是存在的,也是大众刚需。但是领导人的能力、见识、资本(权利)、个人魅力,几乎没有一个是合格的。并且更重的是用户习惯(君主立宪)还远未培养起来,这就是注定要失败的结局了。但是没有解决一个我的疑惑,谭嗣同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去请袁世凯勤王?是谭嗣同游侠的行为还是光绪帝的授意?当时的西太后与荣禄有弑君和废立的阴谋?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韬光隐晦之法为什么不用?有待去阅读其他的文章再解开这一疑惑。
再多说一句,这章由甲午到戊戌,作者常常对清廷的顽固派和慈禧太后多有污蔑之词,可能和作者“出生于淮军遗族之家庭”,对淮军的感情使作者“想笔端不带感情而据实直书,也几乎不可能的”(第四章语)。所以唐先生在对慈禧等人的不够客观的评价只是那个时代的背景和他的教育环境赋予的(作者淮军后裔),可以理解。我作为后人不应该开启上帝视角来评价唐先生的作品。这也让我体会到那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对我来说,对任何事(不限于历史)发表评论侃侃而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
第四章就讲到随戊戌变法失败而来的义和团以及之后严重的八国联军侵华。其实会党早就在社会中存在,太平天国就有和会党合作的例子。当战争失败、改革失败,国内的矛盾越来越重,而外国牧师在中国传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就更加突出。当曹州教案起,而清政府实行的“民可用,团应扶,匪必剿”的政策,使得原本没有组织性的义和拳民变成了一股有生力量,民粹主义上升后局面再也无法控制,当一则假消息——老外要慈禧归政皇帝(作者说消息是报纸上来的纯属自己的假想,待求证)——传到慈禧耳朵里时,独裁者直接向十一国宣战。至此,战争不可避免,当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时,赔款在所难免,由于英美执行的“门户开放”的政策,中国避免了被列强瓜分的悲剧。
农民战争打不倒清政府,那这个历史命题就交给了革命党人。第五章作者大体讲述了袁世凯和孙中山的主要事迹,虽然这个章节也提供了很多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但限于篇幅限制,辛亥革命只是讲述了这个两位领导者,作者观点,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朝,而民国难建!
一个晚清七十年,其实要讲述的远远不止这些,包括开端的鸦片战争,几乎和太平天国同时的捻军和穿插其中的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前后的长江教案,晚清最后的立宪改革等等吧,这短短的七十年将千年的天朝上国彻底打趴下,硬生生的拖入到了现代社会当中来,中国的社会大转型也慢慢展开,直到现在社会的转型依旧在继续着。作者以深厚的历史知识,将五个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丰富了我的近代历史,对晚清史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对之后的详细阅读有了指导意义。追寻前人的脚步,在慢慢完善我对近代史的历史认识。
ps:在读书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观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有点能力的人早逝,或者在一个位置上被一个庸人所代替,往往历史学家就会对“能人”大肆赞扬,而且往往是言过其实的赞美。例如第三章中的恭亲王奕䜣和醇亲王奕譞,比如我十分关注的宋教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