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理为什么这么难
沟通问题的核心是“说理”。说理是指对对方讲述自己的道理,并且试图让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正是说理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重重。
我们很难指望通过说理的方式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相反,在某些时候,像煽动、欺骗、利诱这类的方法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人觉得说理更容易“打动”别人,获得别人的认同,觉得只要掌握了事件的事实和逻辑,就有把握说服对方。
在日常生活中,说理不一定有效,甚至是边缘化的,当你觉得对方值得被理解的时候,你才会想去理解他。
沟通中的理性首先是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往往基于互相的理解。当你在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对方的理解,对方对世界的理解,
对方对你的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你也觉得这些理解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时候,你才会跟对方说理,这时候,说理才有意义。
在日常沟通中,要先明确劝说的目的,其次要判断是使用说理的方式去沟通还是采用非说理的方式。当你选择了说理的方式,打算用事实和逻辑劝求别人的时候,也应该意识到,结果可能并不会太理想。但无论如何,当你决定用说理的方式沟通的时候,就是一次对心智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对理性头脑的锻炼。
《何为良好生活》金句:人际理解不仅仅是智力活动,更多的是一种伦理态度,一种把对方当做理性存在的态度。

人为什么会痛苦
现代人的很多烦恼和疾病都是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吃喝是生存必需的条件,好的饮食会令人感到愉悦,但这种愉悦不会随着饮食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大。如果其本质就是快乐的,你吃喝得越多应该越快乐才对。然而,过度饮食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导致多种疾病,这说明饮食的快乐里包含着痛苦。
人们的生活方式、自以为快乐的一些行为,像长时间使用电脑、看电视、开车、熬夜唱歌跳舞喝酒等等,都会造成疾病。
相聚是快乐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乐里隐含着分离的痛苦;恋爱是快乐的,而相爱容易相守难,恋爱的快乐里隐含着争吵、猜忌、怨恨的痛苦;年轻貌美是快乐的,只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年轻的快乐里隐含着衰老的痛苦;为人父母是快乐的,可把那样娇小脆弱的生命抚养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提心吊胆、不寝不食,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
升职加薪是快乐的,不过压力和焦虑也随之而来,办公室政治升级,各种关系处理起来令人头疼。个人财富增加后如何保管、保值和分配,都是操不完的心。仔细思量,人们生活中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无可避免要经历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的痛苦。
《次第花开》金句: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从认知上改变精神焦虑
心理学认为,我们对外界的认知,都不是简单直观的反射,而是心理构建的结果,其中带着我们的经验、感情、行动和欲望倾向。
调节精神焦虑症的方法,是改变认知,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把自己的精神焦虑想法找出来。对于有精神焦虑症的人来说,他们凡事总是往坏处想,总是被非理性的想法捆住。所以,当你开始焦虑的时候,你得弄清楚,自己到底被哪种非理性想法控制了。
第二步,找出相反的证据,来反驳这些非理性的想法,当你用这些理性的证据,成功反驳了那些非理性的想法后,就会得出一个新的结论。
第三步是,完成了以上两步之后,就可以对这个新的结论进行重新解释,用积极的态度归因已经发生的事情。这样一来,精神焦虑状态就会大大缓解。
总之,学会用积极的认知来解释发生的事情,是摆脱精神焦虑症的好方法。当我们从非理性的认知中走出来,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我们不过是在钻牛角尖,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接纳自己,从而让自己感受到更多的愉悦感。
精神焦虑和爱、愤怒、悲伤一样,都是人类最基本的感受。精神焦虑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提醒我们未来可能会发生危险和困难的朋友。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金句:精神焦虑和爱、愤怒、悲伤一样,都是人类最基本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