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老师还是妈妈,孩子们都觉得唠叨,而前者还很委屈,觉得我们说的都对啊,你为什么就是不听呢?都说言传身教,我也是这么做的,怎么就不起效果呢?
我在多年学习生涯课程并且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才发现了问题所在:那些没有经过个人体悟的真理,就会让人觉得是鸡汤,说多了让人烦,孩子们现在还有个新词,不说正能量,而说毒鸡汤。这样我们妈妈们更是抓狂。其实结论只有一个:只有自己经历过,有切身的体验之后,才会明了那些名言警句,那些古代成语,那些老妈婆婆妈妈的道理是真理而非鸡汤。
即使我刚刚说的道理,我也是以故事的形式在妈妈课堂上分享的:上高中学柳永的《雨霖铃》,有句话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当时只是觉得写得真美,眼前浮现出一幅柳永手握美女分别的凄惨画面。但是也就仅仅体会到这里而已。结果等到我生女儿,因为突然早产,老公即使从外地往济南赶也要两个小时才能到。当接通电话的瞬间,他安慰我时,我突然发现使上全身的力气就是一个字也发不出声。曾经在梦中体会过的失语居然在现实中真的出现了,而眼泪确实哗哗地落,像断了线的珠子。“无语凝噎”这四个字我是真切地体会到了。后来我想自己是委屈到了极点,保胎十个月已经很辛苦了,居然生孩子时他爸爸又不在身边。于是就想,柳永得爱那个女人爱得多么深情才能“无语凝噎”啊。后来我读研究生又学习了体验式学习,活动性学习,才发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早就有了一个结论“”其实每个人都喜欢自己去发现真理而非听别人灌输“。
于是我把这种方法也运用到了孩子教育上,我会把经历的事和她分享,也会让她讲故事,然后探讨背后的本质。就像育儿专家曾说的“想让孩子知道危险,不是把TA保护起来,而是拿着TA的小手让TA感知一下热水带给的疼痛。“真实的体会,小范围的试错,当她自己得到结论,才是终身受益的。即使有意识地这么做,也不是回回都能起到效果,因为即使我们大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再应用到孩子上依然有个实践的过程。比如我学“非暴力沟通”,就发现我需要不断练习,不断总结,才能把非暴力沟通的原则进行熟练运用,即使到现在,还是经常犯错。
从鸡汤到真理只有一条路:就是体验,反思。举个例子,孩子早上磨蹭,你吼他不是不管用吗,那就试试不催他,让他迟到一次受受老师的批评和冷眼,下次你不用说他他也就记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