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关于写作,起步晚的我们还要写吗?

关于写作,起步晚的我们还要写吗?

作者: 繁小夏 | 来源:发表于2018-08-23 05:56 被阅读79次

每次看到别人的优秀文章,我都会很羡慕。我问自己,什么时候我才能写得那么好?

他们已经写得那么好了,我却刚开始起步,还有必要继续吗?

现在,我想清楚了。当然要开始写,甚至要投入更大的热情。因为写作,最大的受益者永远是自己。仅是为了自己,也要开始,不是吗?

关于写作,起步晚的我们还要写吗?

一.记录,帮我们延展生命的长度

先不谈正式的、面对大众的写作,仅仅是流水账的日记,笔记的记录都有很大的效用。

当我们在记录时,就是把行踪不定的思维强行摁在纸上,让它留有痕迹,好让你去审视,修正它。

让你明白,过去你是怎么思考的,现在又是如何?这样思考有什么问题吗?怎样才能更好?

人的思维,就像是个顽皮的孩子,很难沿着一条线规矩的移动,它会三心二意的跳来跳去,一会想想这个,一会想想那个。

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可以把思维绑在纸上或电脑上,让它正襟危坐,思考你派给它的任务。

达·芬奇、钱钟书、费米,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他们都有一大堆笔记本。

这些笔记本逐一记录着他们的各种心得体会和奇思妙想。笔记抓住了思考的尾巴,让他们的智慧在纸上留下了歪歪扭扭的痕迹。

因此,当我们翻看这些笔记时,看到的又何止是简单的文字,那简直就是一根根的大脑神经,在活灵活现的跳动。

如果说人生苦短,那么记录可以让我们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就是脱离肉体,以思想的形式生存在别的载体上。不信,你翻看你以往的笔记和日记,那分别就是有个灵魂,默默的陪你存在着。

即便有一天你不在了,那个灵魂确是永不灭的。我们现在不就是通过书籍,欣赏着那些前辈们伟大的灵魂吗?

二.写作,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现在,我们回到正式的写作,就是写给别人看的东西。

既然要拿出来供人欣赏,就不能像记录那般随意涂鸦,自己明白就好。最起码也要照顾下读者的感受,让人看得懂,让人略微有所收获吧。

写作,最根本的形式是交流。交流的基础包含两部分。

1.理解别人

2.再让别人理解,而且一定是理解别人在先。

为了理解别人,我们就要把自己从固有思维解放出来,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先把自己当成读者,再去思考。

这种换位思考,不仅能让写作更具有同理心,也能帮助改善其他所有的人际关系。

为了做到能被理解,不浪费人家时间,我们就不得不注意,语句是否通顺,思考是否深入,举的例子是否恰当。

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就得研练修辞,输入更多资料,理顺思考的逻辑。不断的问自己,我说清楚了吗?怎么说更好一些呢?这个过程至少有3大益处。

1.表达得到了锻炼,能把事情说清楚。这是一项太难得的技能。

2.输出倒逼输入,大脑的存储增多,链接增多,人自然变聪明了。

3.思考的习惯,可以帮助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所以,先不管别人写不写,写的怎么样。

也不管写出的作品目前有没有带来经济收益,仅仅是写作本身,就有这么多的好处。

我们为什么不写呢?傻子才不写呢。

三.现在写的好的他们,一定有过写的糟糕的阶段。

我们必须冷静的面对一个事实,刚开始写,一定会写的很烂。很有可能烂到对比别人的文章,觉得自己写得,分明就是垃圾。

可谁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艺的演练更是没有任何捷径。面对已经写的好的大拿们,最忌讳的就是,嫉妒,攀比到自我否定。

我们应该拥有以下两种正确的心态:

1.无论他们现在如何牛掰,曾经一定也有差劲的时候,正如我现在这样。

2.无论他们曾经多么差劲,通过积累和修炼,现在变得这么牛掰,我也一定可以。

优秀文章存在的本身,最大作用应该是增强我们的信心:原来文章可以写得如此好。

无论起点在哪里,前面有那么个美好的标杆等着去触碰,多好。美好而现在又不得的东西,才是最值得去追寻的,不是吗?

任何人在新的领域,都是蹒跚学步的孩子,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暂时的笨拙,坚持演练,耐心等待奔跑时刻的到来。

关于进步和成长,行为心理学领域有两个很强大的模型——

表现型模型和进取型模型,即Be good or get better。

表现型选手非常在意别人眼中的形象,喜欢争强好胜,和别人攀比。

因为害怕表现不好,所以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轻易尝试陌生的。一旦觉得自己表现不突出,就会特别挫败,会对自己进行全盘否定。

进取型选手,注意力聚焦在自我成长上,哪怕暂时不优秀,只要自己比原来有进步,就会感到满足。喜欢学习新技能,尝试新事物。遇到挫折时,不会一蹶不振,会更积极的寻求提升办法。

一个人通常会根据情境在这两种心态中转换。

但各种研究表明,长期来看,无论是在学校,生活,工作场合,进取型的人能跑的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并且心里更健康。

所以,在写作这条路上,请千万保证自己是进取型选手。别人写的好,那是别人的事。

除了冷静的学习经验外,我们能做的就是聚焦自己的进步,只要我越写越好,就是我自己最大的成功。

四.脑袋里没东西可写怎么办?

作为菜鸟写作者,我最大的困惑,并不是写的很烂,或者写出的文章没有阅读量。因为对于这两点,我清楚的知道,坚持写,就会越来越好。

我最大的困惑是,脑袋空空,没东西可写。

我也当然知道,这是因为输入不够,思考不够,经历不够。可这些东西的补充,不是立竿见影的,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于是,我继续探索方法。前段时间,我听前辈们说,一定要坚持日更,不停地写。于是我尝试了1个月,每天3—4个小时,固定在书桌前,码字码字再码字,每天产出1000字。

然后我发现,这个方法对写作菜鸟来说,太不实用了。

因为我脑袋里没东西,每天花费的3-4小时,其中至少有1个小时,我都是干坐着,焦虑着,完全不知道写什么。

最后好不容易产出的1000字,也完全是挤牙膏挤出来的,文章几乎没有阅读的价值。

但我自己有那么好几篇阅读量10000+字的文章,仅仅用了1个多小时,噼里啪啦就完成了。因为那会我脑袋很清楚要写什么。

写的过程,只是把脑袋里的东西,敲进了电脑,就像把抽屉里的东西直接拿出来。可若抽屉里本就没东西,我再努力的翻腾也没用啊。

然后,我有些转过弯来了。一味的写,更适合虚构类写作,因为想象本就是大脑里的东西,直接往外倒腾就好。

而对于非虚构类的写作,输入一定要放在第一位的。脑袋里没东西,或都是些糟粕,即便写的天花烂坠,也没有阅读的价值,甚至连思考的价值都没有。

看看那些不是专业作家写的书吧。文笔,修辞可能还不如你我,可人家写的东西就是有人看,有人买。

有价值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传达的思想。

我们习惯性的称写作是码字,其实写作是码思想。

所以,如果你也是菜鸟,先不要盲目迷恋日更了吧。花大量的时间去输入,去思考,去积累吧,尤其是阅读的时间,至少要2倍于写的时间。先不断往脑袋里填充东西,或者至少做到边填充,边写作。

如果你脑袋里有的是精彩思想,日更算什么?半日更,时时更都不是问题!

相关文章

  • 关于写作,起步晚的我们还要写吗?

    每次看到别人的优秀文章,我都会很羡慕。我问自己,什么时候我才能写得那么好? 他们已经写得那么好了,我却刚开始起步,...

  • 为什么我们要写作,写了能赚钱吗?

    为什么我们要写作,写了能赚钱吗? 时代的变化,是机会的到来; 创业如此,写作亦是如此; 那么,写作可以赚钱吗? 现...

  • 要写作吗?

    冲动有时候是好的。不用second thought,似乎连念头都没有成型,便开始行动了。 我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但偶...

  • 要写作吗

    作为一个刚进大学不久的新生来说,我可能连写作到底是什么都不够了解。只知道用笔写下一段发自内心的文字时,自己有多雀跃...

  • B05 :用心感受,用心写作

    写作写作,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我要学写作,我要学好写作,但是我们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吗,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或者说我们写作...

  • 63读【你。一。定。要。写。作】感悟

    写作?为什么一定要写作呢?写作不是作家的事吗?我怎么可能会写作呢?这不是开玩笑么? 不过,还真别说!写作不...

  • 我们为何要写作?

    我们为何写作?这是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绕不开的话题。换一种说法可能更易理解,也就是写作的目的。每个人写作的出发点不同...

  • 我们需要写作

    你有多久没为自己设置过目标?又有多久没体验过,全力以赴实现一个目标带来的成就感? 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被人为创...

  • 我们为何要写作?

    微信朋友圈上看了麦肯锡前CEO鲍达民在清华的演讲,分享了自己职业经历中的几点感悟。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一点是-要写作...

  • 想写作必须提前约读的六本书,越早读赚得越多!

    写作最重要的是什么?你知道吗?你想修炼吗? 当我们想要写作的时候,我们会思考什么?是先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多多练...

网友评论

  • 於万斯年受天之祜:活到老学到老,都是把自己的爱好硬撑着变成现实,也可能变得不太好,但是无妨。
    还是冯唐说的那句话有道理,‘’用文字打败时间‘’如此而已。

本文标题:关于写作,起步晚的我们还要写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ou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