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茨》,是一首祭祖祀神的乐歌。从祭前的准备到祭后的宴乐,详细展现了周代祭祀的仪制风貌。
-
我孔熯
矣,式礼莫愆
。工祝致告,徂
赉
孝孙。苾
芬孝祀,神嗜饮食。
-
我们态度极恭谨,礼仪周全没毛病。太祝致辞来告慰,赐福主祭孝子孙。祭祀酒食香喷喷,神灵喜欢吃喝欢。
-
卜尔百福,如畿如式。既齐
既稷,既匡既敕。永锡尔极,时万时亿。
-
赐你们百福加身,祭祀及时遵法度。态度恭敬又敏捷,庄严隆重又谨慎。永赐你们最大福,万万亿亿无穷数!
熯:恭敬。
式:发语词。
愆:过失,差错。
工祝:太祝,古时祭祀时专司祝告的人。
致告:代神致词,以告祭者。
徂:往,一说通“且”。
赉:赐予。
苾:浓香。
孝祀:享祀,神享受祭祀。
卜:给予,赐予。
如:合。
畿:借为期。
式:法,制度。
齐:通“斋”,肃静,庄重。
稷:疾,敏捷。
匡:正,端正。
敕:通“饬”,严整。
锡:古“赐”字。
极:至,指最大的福气。
时:是,一说训或。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小雅》共有七十四篇,其中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谷风之什》:谷风、蓼莪
、大东、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鼓钟、楚茨
、信南山。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2513/d9005569a471a28a.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