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完全‘听话’的孩子是件可悲的事,当一个孩子事事听命于家长,处处循规蹈,那不是教育成果,是生命中隐伏的久远的悲伤。 ”这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主旨之一,我也深以为然。
不论是从养育孩子的经历来看,还是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总是有很多遗留问题。
01
我们回老家这几天,孩子连着尿了三天裤子。孩子奶奶一直在说他,怎么这么大了还尿裤子。我知道老人是觉得天冷怕他受凉,换衣服也容易感冒。
可是,我心里知道,孩子一定不是无缘无故尿裤子。如果说第一天是刚来不适应,那连着几天都这样,一定是有什么情绪,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来。
于是,老办法,我把纸和画笔拿出来,让孩子画画,随意画。因为,孩子的画能反应出他潜意识里的想法。
他一开始画了一些线条,说是山啊,什么的。
然后,他让我给他画一辆小火车。我按他的意思画了一辆。他让我在旁边再画一辆,我照做。
然后孩子解释说,前一辆是“听话的小火车”,后一辆是“不听话的小火车”。
他一说完,我就明白孩子尿裤子的原因了。
于是,我试着这样说给他听:“是不是最近大人经常要求你得‘听话’,说的太多了,你也想‘不听话’一下,是吗?”
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知道,说到他心里去了。
我继续告诉他:“其实,妈妈小时候也很调皮,也经常不听话,你调皮也很正常,没事的。妈妈不再说你‘不听话’了。”爷爷奶奶也在旁边,我和孩子的对话他们也都听到了,于是不再训他又尿裤子了。
这是昨天中午的事。吃完饭孩子午睡的时候,想尿尿时主动起来去上厕所。直到今天我写下这篇文章,孩子都没有再尿湿裤子。
我知道, 这是因为我说出了孩子心里的话,也接纳了他可以“不听话”,他就不需要通过尿裤子这种方式来表达抗议了。
关于让孩子画画这个事,我是从《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一书得来的启发,其作者是英国一位做了50年儿童心理咨询的专家级咨询师,书里记录了24个问题孩子的案例,作者大多是通过孩子的画来了解他的潜意识,并把孩子埋藏在心里的话表达出来,准确传达出来之后,一般孩子的各种症状就消失了。
我们再回到孩子这里,你看,连一个三岁的小孩,也不喜欢大人总说他“要听话”,听多了,也是会反抗的。表面也许他不会说,潜意识里却会“对抗”。
02
我从小被称为是“听话、懂事的孩子”,也因此经常被夸奖,但只有自己知道,我的内心有多叛逆。这份“叛逆”,也是我近来才发现的。
我自己一直有拖延症,很多年。
比如,要交的工作报告,也不是不能提前完成,但总是拖到最后一天才会做完。去上个什么课或者和人约了几点见,我总是卡着点到,或者晚一点到,我也不是不知道最好提前一点,但就是很难做到。
生活中类似拖拖拉拉的事情还有很多。时不时我就会发觉,自己拖延症又犯了,甚至有时候一连几天什么事也不想做,一直拖。
我知道,必须得治了,于是约了咨询老师做个案。
随着老师的引导,在清醒催眠的状态下,我先是回到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那时,冬天的早晨很冷,我特别不想起床,不想离开暖和的被窝。可是妈妈一遍一遍喊我快点起床,我实在是烦得不行,可是又不得不起,于是,我就越发不愿起床,就想赖着,总是因为起床的事闹不愉快。
后来,跟随老师的声音,我又回到了更小的时候。那时,只有几岁大,我穿好裙子,已经准备要和妈妈出门。可是妈妈特别着急,喊我赶紧走。她越想快点走,我就越磨蹭,妈妈就越喊我。直到,我反而不想出门了,惹得妈妈特别生气,她便急得不行,强行拖着我就走,我就被拽着,后仰着身子,老大不愿意的一步步往前挪。
原来,根源在这里。
很多事情我总想拖,原来是真的被“拖”过。
当然,我理解妈妈的着急,她那个时候很多家事要做,同时还要一个人带着我,很忙,很不容易,很多时候都特别赶。不过,我的真实感受,就是被“拖”了。
这种感觉存在于记忆深处,每当有事情需要立马做的时候,我那股“叛逆”的劲就起来了,就开始“拖”,就像当年面对妈妈一样。
两个小时的个案处理之后,拖延症好了一大半。
自此,我对于孩子“不听话”的行为也有了更深的领悟:如果孩子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做事,让他起了叛逆心,他自然会不听话,而且越说他越不听。
那么,就不如顺着他的心意,让他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只要不危害别人,不伤害自己,就可以做。强迫只能带来糟糕的后果。
03
最近看了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对于蹦床运动员何雯娜的爸爸,我发表了一些看法:在何雯娜想要回家、不想训练的情况下,对于何爸爸强制要求孩子必须去体校训练,必须留在那里的行为,我觉得何爸爸做的不妥。
这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有些人觉得何爸爸做的很对。
当然,何爸爸做的决定自然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
也许,当年,他觉得只要孩子刻苦训练,将来赢得名次甚至为国争光,那都是对孩子好的事,所以坚持把孩子留在那里。或者,他觉得让孩子吃苦对孩子将来一生都有好处,所以才舍得让那么小的孩子去吃苦。不论他做什么一定有他的理由。
不过,我依然认为,父母能留给孩子最大的精神财富是“自由”。
曾奇峰在《幻想即现实》一书中说:从最高的境界说,爱一个人,就是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国土上的国王,让他在一切有关自己的事情上,有绝对的终审权。
对于这一点,我再同意不过了。都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是没有理由的。
而孩子,只有真正从心里出发,想要做某件事,这才是最好的努力催化剂,而他人的期待、要求、命令、逼迫,都不会催生出热爱。因为,他人的命令和要求不但会让孩子心里别扭,留下情结影响日后的行为和心理感受,还会让孩子在无意识中进行反抗,比如拖延症,就是一种被动反抗的行为。
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孩子也是人,大人也需要尊重孩子,愿大人们都把孩子当成有自由意志的人来看,而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摆布的木偶。毕竟,每个大人曾经都是孩子,当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感受时,你就能明白“自由”对于孩子的重要。
只有孩子在生活中获得了尊重,他才学会了尊重自己和他人;只有孩子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他才学习不去干涉他人;只有孩子被当作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来看,他才有力量去做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真心希望“听话”不再是孩子身上必然的标签。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获得了自由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