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了需求管理的重要性及需求的种类。
接着,就详细说说需求管理的四个阶段,都需要做哪些事情。
先来回顾一下,需求管理的四个阶段:
- 需求的采集,维护高效稳定的采集渠道和合理的记录规范;
- 需求的处理,对采集到的需求进行筛选和加工明确;
- 需求的实现,对加工明确后的需求进行规划和开发;
- 需求的反馈,反馈需求信息的处理给需求来源。
采集阶段
采集阶段,就是我们搜集并记录需求信息的阶段,是需求管理的起点。
首先,回忆一下:
你是如何采集需求的?
你日常获得的需求中,有多少比例是提出者告知你的?
你是否经常主动去获取各类需求?
你有主动维护需求获取渠道的习惯么?
如果,你可以做到主动获取各类需求,甚至主动维护需求获取渠道,那么你已经超过90%的产品经理。
而更常见的情况是,很多产品经理只被动接受需求,也从不维护需求来源。
前面已经讲过,需求有多种来源、渠道和场景。
而每款产品,来源、渠道和场景之间的相关度也会不同。
比如,A产品的用户更喜欢通过产品内的用户反馈和邮件来反馈需求,但是B产品的用户,则可能更喜欢面对面反馈信息。
多关注日常获取到的需求信息,努力寻找和明确你的产品中,各类人群(来源)喜欢通过什么途径(渠道)反馈哪种类型(场景)的问题。
针对各类人群建立合适的反馈路径,逐渐明白哪边的需求多久采集一次,哪类人群需要采用什么方法促进反馈。
慢慢你会发现,你能获取到的信息会越来越全面,你离产品的真相也更进一步。
采集阶段,光做好采集还远远不够。
正如我那次糟糕的经历,我相信,他们获取到了我的反馈。
但也许很快,更多更杂的反馈出现,他们迷失其中……
没有对信息的有效管理,信息就没有任何价值。
做好了需求信息的开源,下一步就是做好需求信息的记录。有效的记录方法,不光可以让需求变得有序,接下来的需求处理、需求实现、需求反馈,也依赖良好的记录。
需求记录,就是把一条条的需求记录下来,同时补齐需求的种类等信息。
我习惯的做法是通过两张表来管理所有的需求:
- 采集记录表
所有采集的需求信息,均按照采集的顺序编号记录。
它是一张完整的需求表,事无巨细的记录采集到的每一条需求(包括你觉得可笑的需求)。
- 处理跟踪表
只记录完成处理阶段后,进入实现阶段的需求。
它是一张指导产品规划和实现的跟踪表,只包含最后进入实际产品工作的需求。
为什么要分成两张表?
我先说只有其中一张,会怎么样。
-
如果只有「采集记录表」
每次使用这张表指导需求实现时,都会受到冗余无效需求(那些在处理环节被筛选掉的)的干扰。
同时,如果你想在这张表上体现,归属什么产品线、哪个版本实现、当前实现进度等,就必要增加字段。而这些多出来的字段,被筛选掉的需求却并不需要。
最后,难道每次初步沟通需求时,都要让老板、同事都面对这么一张庞大的信息表么? -
如果只有「处理跟踪表」
也许你每次处理完需求,都把那些不做的需求给删掉了……
但是,如果你发现一条需求有些熟悉,之前被你干掉过,那你还能记起你当时处决它的理由么?
当你要反馈结果给提出者时(包括不做的理由),信息都没了,你还怎么反馈?
所以,我会把所有采集的需求记录在「采集记录表」,在处理阶段继续使用它。
处理过后的需求,保留的转移到「处理跟踪表」,在实现阶段使用,同时定期更新回「采集记录表」。否决的,直接在「采集记录表」中记录否决原因等信息。
反馈结果给需求提出者时,只看「采集记录表」就好了。
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的工作有两项:筛选需求和明确需求
筛选需求
首先,对采集到的需求进行初步判断,要不要让它进入后续的实现阶段。
要判断正向需求(狭义需求)和反向需求(Bug)。
如果是Bug,判断其是否真的是Bug。
如下情况,都不需要当作Bug来修复 。
- 用户误操作,导致出现问题。
比如,企业管理员在中台误操作删除了用户权限,导致他们的员工打不开报表。 - 用户不会使用功能。
比如,管理员没有将业务环节中必备的组织架构配置好,导致员工无法正常使用。 - 功能不够完善。
比如,员工的填写表单后,因为没有自动保存功能,经常未保存退出,导致内容丢失。 - 无法复现。
比如,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出现,反馈后在任何环境下,都无法再次出现的问题。
如上这些不需要修复的Bug,不代表就可以直接删除了事。
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误操作和不会使用的情况,我们需要反思,对客户的培训是否到位。
功能不够完善的情况,我们可以转化为新的狭义需求。
无法复现的情况,也要特别关注,如果再次出现,可以对比两次情况,寻找可能性。
如果是(狭义的)需求,则判断是否要去实现它。
狭义需求的取舍,主要依靠已经确立的产品战略。
可以参照我的原创文章《如何系统性思考产品需求-产品问答第一篇》
这里就不展开了。
所有决定不实现的需求,都需要对提出者进行有效反馈,留到反馈阶段慢慢说。
明确需求
我们也需要对采集到的需求进行明确。
首先,明确需求的类型,到底是Bug还是狭义需求。
然后,我们要对需求的信息进行全面搜集。
-
找需求来源进一步沟通,获取更多信息
大部分人在沟通时,都会对信息进行加工,这会产生信息缺失。
可能是觉得某些背景信息,大家都知道,不需要再说一遍;可能是觉得某些细节不是关键信息,所以故意略去;可能是完全没有察觉某些相关信息。
信息的缺失,会让需求变得难以理解或产生偏差。
找到需求的提出者进行沟通,使用“5W1H”提问法,不断循序渐进的提问。
如果是Bug,要了解清楚它发生的具体场景,发生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机型,什么系统,使用的账户,前面做了什么操作等等;
如果是狭义需求,要了解提出它的背景,基于什么场景,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是否还有其他相关意愿,偶然提出还是长久期望等等。 -
对需求进行分析
获取尽可能多关于需求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消化需求。
可以通过演绎法和归纳法,推断出需求的规律和更深层次原因。
需求分析可参照《如何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产品问答第二篇》,这里不再展开。 -
假设初步实现方案
对需求进行分析之后,在进入实施环节之前,我们可以尝试初步假设多个实现方案。
在实现阶段前,初步假设实现方案的好处有很多:
a.可以检验是否真的了解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已经完全了解需求,但是进行功能规划时,才发觉还需要补充信息,又要找到提出者进行沟通。
b. 可以快速获取反馈者的验证。
具像化的方案,能让提出者看到,他提出的需求是否得到理解,也让他对产品产生期待。
c. 可以让实现团队快速理解需求
提出多个初步方案,可以帮助实现团队(产品和开发)快速理解需求,也可以让他们更容易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为实现阶段做好准备。
完成筛选和明确后,保留下来的需求,我们要确定重要紧急度及在哪个版本去实现。
你应该已经发现,筛选和明确并不是完全独立,一前一后的工作。而是互相渗透,互相支撑。
需求的处理阶段,你需要明确需求才能更好的筛选需求,同时筛选后确定实现的,也正是你要花更多力气去明确的需求。
处理阶段的信息,是在「采集记录表」中更新。
经过处理阶段,保留下来的需求,确定了实现版本和重要度,接着就进入实现阶段了。
实现阶段
实现阶段有两项工作:功能规划和功能开发
功能规划
从处理阶段传递过来的需求,安排了具体的产品线及版本,明确了优先级。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规划成一个个的功能,并通过产品规划交付物的方式来输出给相关团队。
这部分工作,是产品经理日常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的。
正因如此,很多产品经理沉溺其中,逐渐变成一个“画原型的”或“写文档的”。这是很危险的!通过前面两个阶段介绍,你可以发现:做不好需求采集和处理,直接进行需求实现是多么可怕。
具体的功能规划,涉及到的方法论和工具,有许多书籍和文章都在讲,我就不再赘述。
我要强调的唯一一点就是,提高对产品规划交付物的标准。不要让自己的原型和文档,成为阻碍开发的障碍。有兴趣可以看我这篇《提岗管理后的团队管理及项目管理-产品问答第三篇》
功能开发
功能进行开发阶段,产品经理的注意点就转化为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不仅仅要管理项目的进度,还要管理项目的质量。
同样在《提岗管理后的团队管理及项目管理-产品问答第三篇》这篇文章中,我有详细讲。
实现阶段的需求信息,要及时更新到「跟踪记录表」中。
反馈阶段
需求不光要采集、处理和实现,还要不断让信息回流,反馈给需求的源头-提出者,让需求管理成为闭环。
需求的反馈,不是等前三个阶段完成后,再去独立进行的。
在采集、处理和实现阶段,要一直保持反馈的习惯。
- 在采集阶和处理阶段,我们可能会不断找反馈者沟通,以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
- 在处理阶段,我们反馈信息给提出者:需求是否要实现及何时实现,或是为什么不实现;
- 在处理阶段,我们还要反馈初步方案,让提出者确信并产生期待;
-
在实现阶段,我们要有节奏的反馈实现进展,并在实现时尽可能的告知提出者,甚至准备好相关培训。
良好的需求反馈习惯,可以让需求管理的可信度更高,而不是将功能规划和开发变成“闭门造车”。
反馈阶段主要维护「采集记录表」,但需要及时将「跟踪记录表」的信息同步进去。
最后强调,需求管理的四个阶段,也不是互相独立,互分先后的。
实际的需求管理工作,可能会有多个阶段的工作在同步进行。需求管理,需要你努力练习,完成技能内化,最终成为你的核心武器。
千万别当一只日夜操劳的工蜂!一个需求的搬运工,不是合格的产品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