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的英雄
什么是华为的英雄,是谁推动了华为的前进?
不是一两个人创造了历史,而是70%以上的优秀员工,互动推动了华为的前进,他们就是真正的英雄。
如果我们用完美的观点去寻找英雄,是唯心主义。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天天和我们相处,他身上就有一点值得你学习。
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英雄的行为。当我们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我们就是英雄。当我们思想艰苦奋斗,不断否定过去;当我们不怕困难,愈挫愈勇,我们就是自己心中真正的英雄。
我们要将这些良好的品德坚持下去,改正错误、摒弃旧习,做一个无名英雄。
管理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当工作和工作流程有标准、有规范、有制度可以依据,就会实现无为而治。
部门领导不在,老板不在,工作一样正常运转,而且运转很好,这就是无为而治。我们一直在为之努力,一直期待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认真工作。
业务流程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许有人不理解,我们的方针是削足适履,遵循管理改革理论“三化”理论: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员工先被动、全面的接受,等有了深刻认识后进行调整优化,最后自然形成一套特有的模式或流程固化使用。
员工管理是这样,孩子的教育、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样也可以适用“三化理论”。
灰度管理
灰度是摄影的术语,影像灰色的深浅程度,灰度层次越多,照片所展现的色彩越丰富。
有人将灰度这个概念引入管理,提出管理不应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更多时候管理者应学会在黑白之间掌握合适的灰度,游刃有余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中国历史上的“中庸之道”就是灰色管理的结果。中庸不是失去原则,是在矛盾体中找到兼顾彼此的途径。
任正非表示:“任何事务都有对立统一的两面,管理上的灰色,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开放、妥协、灰度。”
任何事情都不会以极端状态出现,黑白只是哲学上的两种假设。现实中生活成功的人,大多真正理解了灰色。
黑与白之间的灰度是十分难掌握的,这就是领导与导师的水平。没有真正领会的人,不可能有灰度。
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了精确管理的模式,所以在面对变革的时候必须得有新的思维。在业务整合调整,利益重新分配时,为了消除不良影响,必须使用灰色管理方法和态度,相互协调,并获得好的平衡点。
灰色管理并不完全是软弱,妥协,它要求管理者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善于找到让员工心悦诚服的接受变通方法。
授权给一线团队
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利直接呼唤炮火。
炮火是有成本的,谁呼唤炮火,谁承担呼唤责任和炮火成本。后面的支持力量,必须及时、有效地提供支持与服务,以及分析监控。
群体接班
柳传志说:选接班人像选太太,要符合两点:一要漂亮,这意味着能力超群,是谓有才;二要爱我,意味着认同企业文化和创业领袖,是谓有德。所以担当重任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
任正非对接班人两点基本要求:一是要认同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具备自我批判精神。也就是既要坚持原则,也要不断自省,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创造性的发展。
华为的接班人,除视野、品格、意志要求之外,还要具备对价值评价的高瞻远瞩和驾驭商业生态环境的能力,对全球市场格局的视野,交易、服务目标执行的能力,以及对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不固步自封的能力和简化管理的能力。
华为还实行了全员接班制。这种做法,把危机意识和压力传递给每个人,通过无依赖的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处于激活状态。(每时每刻、每件事、每个岗位、每条流程都发生着交替行为,每个人的岗位身边都有人盯着,你不行他人上,这是全员接班制。)
生存的唯一理由
客户是企业之魂,企业存在和生存下来唯一的理由是为了客户,生存的价值与任务是为了获得为更多客户服务的机会。
现代企业竞争早已不是单个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企业的供应链就是一条生态链,客户、合作者、供应商、制造商的命运在一条链上。
只有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压力与挑战,并为其提升竞争力、提供满意的服务,客户才能与企业长期共同成长与合作,企业才能活得更长久。
为客户服务,遵循“普遍客户”原则,即客户无大小,问题无大小,贴近每层每级客户。
在意识上每个人强化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在行动上坚持以提升技术的先进性、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建立及时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作为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最终以高质量的产品与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赢得客户的信赖,赢得企业的新时代。
不创新是最大的风险
创新体现在技术上,体现在管理上;创新意识是企业成长的动力和跳板,是成功的基石。创新的目的在于产品拥有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任正非把创新看作企业的灵魂,使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和保持核心竞争力优势的至关重要因素。
每年华为提取大于销售收入10%用于研究开发,继续把最优秀的人才派往市场与服务前线,通过技术领先获得机会窗的利润,又将利润用于研发,带动更多的突破。
同时为避免研发人员只追求技术的新颖,先进而缺乏市场敏感,华为硬性规定,每年必须有5%的研发人员转做市场,同时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人员转做研发。
新的潮流,新的技术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拍脑袋拍大腿,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调研市场,调研客户,主动学习、研发。
企业拿出大量自己投入研发,短期内很有可能不见任何效果,是一笔无谓的支出,会影响利润的实现,甚至研发是失败的,但长期看这是一种投资,积累沉淀到一定程度量变形成质变,从而带来客户的满意,带来客户体验的升级,甚至引领整个行业的方向。
个人同理,每月我们在自身成长上投入多少,是否每月都能够有投入,哪怕没有金钱的投入,我们投入了精力和时间。
人才企业赖以发展的智力支持,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江泽民说创新是民族之魂,任正非说不创新是最大的风险,我说不学习不创新只有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抓住一切机会,但要摒弃机会主义,哪怕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向对手学习,向市场学习,活下去再谋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