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故事
《华为的冬天》读书所记与所想(下)

《华为的冬天》读书所记与所想(下)

作者: 抬眼望远方 | 来源:发表于2021-09-02 21:57 被阅读0次

客户关注5层

华为的英雄

什么是华为的英雄,是谁推动了华为的前进?

不是一两个人创造了历史,而是70%以上的优秀员工,互动推动了华为的前进,他们就是真正的英雄。

如果我们用完美的观点去寻找英雄,是唯心主义。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天天和我们相处,他身上就有一点值得你学习。

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英雄的行为。当我们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我们就是英雄。当我们思想艰苦奋斗,不断否定过去;当我们不怕困难,愈挫愈勇,我们就是自己心中真正的英雄。

我们要将这些良好的品德坚持下去,改正错误、摒弃旧习,做一个无名英雄。


管理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当工作和工作流程有标准、有规范、有制度可以依据,就会实现无为而治。

部门领导不在,老板不在,工作一样正常运转,而且运转很好,这就是无为而治。我们一直在为之努力,一直期待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认真工作。

业务流程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许有人不理解,我们的方针是削足适履,遵循管理改革理论“三化”理论: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员工先被动、全面的接受,等有了深刻认识后进行调整优化,最后自然形成一套特有的模式或流程固化使用。

员工管理是这样,孩子的教育、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样也可以适用“三化理论”。

灰度管理

灰度是摄影的术语,影像灰色的深浅程度,灰度层次越多,照片所展现的色彩越丰富。

有人将灰度这个概念引入管理,提出管理不应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更多时候管理者应学会在黑白之间掌握合适的灰度,游刃有余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中国历史上的“中庸之道”就是灰色管理的结果。中庸不是失去原则,是在矛盾体中找到兼顾彼此的途径。

任正非表示:“任何事务都有对立统一的两面,管理上的灰色,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开放、妥协、灰度。”

任何事情都不会以极端状态出现,黑白只是哲学上的两种假设。现实中生活成功的人,大多真正理解了灰色。

黑与白之间的灰度是十分难掌握的,这就是领导与导师的水平。没有真正领会的人,不可能有灰度。

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了精确管理的模式,所以在面对变革的时候必须得有新的思维。在业务整合调整,利益重新分配时,为了消除不良影响,必须使用灰色管理方法和态度,相互协调,并获得好的平衡点。

灰色管理并不完全是软弱,妥协,它要求管理者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善于找到让员工心悦诚服的接受变通方法。

授权给一线团队

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利直接呼唤炮火。

炮火是有成本的,谁呼唤炮火,谁承担呼唤责任和炮火成本。后面的支持力量,必须及时、有效地提供支持与服务,以及分析监控。

群体接班

柳传志说:选接班人像选太太,要符合两点:一要漂亮,这意味着能力超群,是谓有才;二要爱我,意味着认同企业文化和创业领袖,是谓有德。所以担当重任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

任正非对接班人两点基本要求:一是要认同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具备自我批判精神。也就是既要坚持原则,也要不断自省,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创造性的发展。

华为的接班人,除视野、品格、意志要求之外,还要具备对价值评价的高瞻远瞩和驾驭商业生态环境的能力,对全球市场格局的视野,交易、服务目标执行的能力,以及对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不固步自封的能力和简化管理的能力。

华为还实行了全员接班制。这种做法,把危机意识和压力传递给每个人,通过无依赖的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处于激活状态。(每时每刻、每件事、每个岗位、每条流程都发生着交替行为,每个人的岗位身边都有人盯着,你不行他人上,这是全员接班制。)

生存的唯一理由

客户是企业之魂,企业存在和生存下来唯一的理由是为了客户,生存的价值与任务是为了获得为更多客户服务的机会。

现代企业竞争早已不是单个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企业的供应链就是一条生态链,客户、合作者、供应商、制造商的命运在一条链上。

只有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压力与挑战,并为其提升竞争力、提供满意的服务,客户才能与企业长期共同成长与合作,企业才能活得更长久。

为客户服务,遵循“普遍客户”原则,即客户无大小,问题无大小,贴近每层每级客户。

在意识上每个人强化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在行动上坚持以提升技术的先进性、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建立及时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作为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最终以高质量的产品与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赢得客户的信赖,赢得企业的新时代。

不创新是最大的风险

创新体现在技术上,体现在管理上;创新意识是企业成长的动力和跳板,是成功的基石。创新的目的在于产品拥有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任正非把创新看作企业的灵魂,使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和保持核心竞争力优势的至关重要因素。

每年华为提取大于销售收入10%用于研究开发,继续把最优秀的人才派往市场与服务前线,通过技术领先获得机会窗的利润,又将利润用于研发,带动更多的突破。

同时为避免研发人员只追求技术的新颖,先进而缺乏市场敏感,华为硬性规定,每年必须有5%的研发人员转做市场,同时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人员转做研发。

新的潮流,新的技术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拍脑袋拍大腿,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调研市场,调研客户,主动学习、研发。

企业拿出大量自己投入研发,短期内很有可能不见任何效果,是一笔无谓的支出,会影响利润的实现,甚至研发是失败的,但长期看这是一种投资,积累沉淀到一定程度量变形成质变,从而带来客户的满意,带来客户体验的升级,甚至引领整个行业的方向。

个人同理,每月我们在自身成长上投入多少,是否每月都能够有投入,哪怕没有金钱的投入,我们投入了精力和时间。

人才企业赖以发展的智力支持,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江泽民说创新是民族之魂,任正非说不创新是最大的风险,我说不学习不创新只有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抓住一切机会,但要摒弃机会主义,哪怕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向对手学习,向市场学习,活下去再谋发展!

相关文章

  • 《华为的冬天》读书所记与所想(下)

    华为的英雄 什么是华为的英雄,是谁推动了华为的前进? 不是一两个人创造了历史,而是70%以上的优秀员工,互动推动了...

  • 《华为的冬天》读书所记与所想(上)

    “冬天”的意义 任正非《华为的冬天》唯有惶者才能生存的冬天哲学,“冬天”的意义早已超越季节,成为危机的代名词,适合...

  • 华为和荣耀怎么区分,不止LOGO不同

    和年轻人交朋友,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这就是荣耀的品牌态度。华为和荣耀有很多不同,华为手机以合约机出发,逐渐...

  • 偶尔

    我只是说,我想写点什么,无关风月,不事铅华,就独独此刻的所思所想所叹所畏。偶尔读书,所以很难说读的好与不好...

  • 所想与所感的战争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在每一次得到一个结果的时候,我们的想象和实际的感受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有的时候甚至是天差地别。...

  • 不眠

    探寻睡眠与梦,梦与现实的关联很久了。总觉得梦是思维主导下的产物,是有倾向性的。所想所思所感所触都影响着梦。

  • 华为的冬天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 2000年底,任正非写下《华为的冬天》。2001年,911事件发生。 2001年12...

  • 关于读书所下的决心、所做的事情、所想到的

    快到三十岁,人生过去了三分之一,突然觉得需要阅读。曾经问过自己,就算现在开始阅读,又能怎么样呢?能改变我的...

  • 2018年--新的开始

    2018年要培养自己的一个好的习惯啦~~~ 加油, 从此每周一记, 记录下所想所感所思所悟, 并且分享

  • 2019.05.03凌晨四点所想所记

    从上个星期对女孩的渴望,对爱情的疑惑和迷茫,渐渐的,经过一周的探索,这一切似乎更加的清晰了,我明白我缺失什么,少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为的冬天》读书所记与所想(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oc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