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宝贝天性婚姻育儿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打回去?别傻了我劝你这样教育孩子!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打回去?别傻了我劝你这样教育孩子!

作者: 宝妈辣谈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11:47 被阅读2次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时间总是像发丝一样悄悄的从指间溜过,一转眼,儿子就四岁了。

    我还记得初见他时,他全身粉红,赤条条地被放在手术室的秤上,被医生拿着尺子从头量到脚。

    那时的他,只是闭着眼睛哇哇地嚎叫着,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来到了一个叫做人间的地方。

    我也记得那天晚上他躺在我身边,皱巴巴的小手小脚伸在宽大的和尚服外面。怕夜里翻身压到他,我离他足有半尺远,只伸出一手搂着他的小脑袋。

    他软软的身体随着呼吸轻微起伏,也不知道在这人间第一夜,他做了什么梦。

    人畜无害的小婴儿,一转眼变成了战斗力满格的小斗士。万圣节穿着胸肌比脸还大的英雄服装得意洋洋地去学校,回家后兴致盎然地跟我说今天多好玩。

    先生在一旁冷冷地插话:“老师又给了一封警告信。”我瞬间石化,这是两周内的第三封警告信了。

    前两封是因为他在音乐课上不听老师指挥,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他似乎觉得自己可以豁免于任何规则”。

    这一封又是因为啥?儿子倒是坦然,一边说还一边比划:“她推我,这样,这样,推我这里。”“那然后你做了什么呢?”我试图还原当时的状况。“她打我,我打她。”儿子平时说话哼哼哈哈奶声奶气的,这一句却是无比清晰坚定,就像说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天地良心,我们绝对没有教过他“被人打了之后要打回去”,他是从哪里学来的这套理论,还如此笃信?!

    我在脑中迅速搜寻一切的可能性。是不是因为他曾经在生气的时候打我和先生,我们警告过他,“你再打我,我就会打回去的”?

    又是不是因为他曾经去招惹比他大的孩子,我们拉住他,“打了他,他会打回来的”?再或者,这就是他处于原始本能的反应?

    经历了一个寻常妈妈被告知“你孩子在学校打了人”之后的惊恐、怀疑、迷茫,我试图跳出这一时一事的困境,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这个四岁的孩子,他的家庭,和他经历的一切。

    我看到这个孩子自信满满,对周遭事物都有自己的一番解读,他深信自己是对的,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应该按照他的逻辑来行事。

    我看到这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全心信任,他从来没有遭受过任何恶意和惩罚,不觉得有什么人或者什么事值得他害怕。

    我看到这个孩子身上没有任何束缚,他是法盲,也不知君子之道,父母老师的提醒总是点到为止,一旦内心的洪荒之力迸发出来,他的体内完全没有刹车机制。

    一瞬间,我醍醐灌顶:儿子正在经历的冲突,并不是“听不听话”、“懂不懂规矩”,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要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在襁褓里的时候,所有人都爱着他顺着他,他手无缚鸡之力,也完全无法对任何人造成伤害。他和这个世界,隔了一个叫做“家庭”的保护罩,自然没有任何冲突。

    但如今,他一步步走向这个世界,每一天每一刻都在面临大大小小的冲突:我想玩别人手上的玩具,怎么办?老师叫我去那边,但我不想,怎么办?别人居然打我,怎么办?我跟别人说了要这样做,他不做,怎么办?

    那三封警告信,与其说是老师告状,不如说是这些大大小小冲突的一个记录。

    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羡慕他在无惧无畏的年幼时光,可以光着屁股在山溪里戏水,可以见到喜欢的姐姐就上前拉手。

    写到最后我却默然伤感:

    我也突然有些为溜溜感到忧伤,因为无论我多么羡慕他当下的生命状态,很快,我将和社会联手,把他那些不合时宜的棱角一点点磨掉,让他理解、模仿、接受社会化的行为和语言。

    他将从不谙世事无知无惧的幼童,变成懂礼貌会分享的孩子,然后学校会把他进一步教育成知廉耻有理想的少年,接下来社会将把他塑造成身负责任心系天下的青年,最后他会有他的妻子孩子去过那事无巨细的生活。

    如今,便是我和社会联手的时候了。

    我知道有一种方法百试不爽—利用父母权威,命令儿子“不准打小朋友”“必须听老师的指挥”,不管他愿不愿意,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总归是会守规矩的,便也就能够和外界和谐相处了。

    可是,看看儿子那志气满满唯我独尊的架势,我明白,没有从他很小的时候走父母权威这条路,现在已经晚了。

    有没有别的方法,让我能够好好地教儿子,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不用父母权威,也不用别人家孩子,不用幼儿园老师,不用警察叔叔。

    我很想尝试一下,没有外界力量作为压制,儿子到底能不能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我想到了两件东西,想看到它们在儿子身上慢慢萌发出力量 :一是智慧,二是共情。

    02

    这个世界分两边,一边靠规矩。

    学规矩重要,我和先生从小就背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规矩背下了,照做便是。我们都是好孩子,对于规矩,有一种深植于心的敬畏。

    儿子自小没有受到严苛管教,规矩于他,并没有高压电网一般的威慑力,反倒更像寻常物件,自由地被他摆弄审视。

    我告诉他:“红灯停,绿灯行。” 他便问:“为什么?” 我刚开始说:“就是这么规定的,你得照规定。” 他没接话,下一次经过红绿灯,又问:“为什么?”

    我耐下性子说:“十字路口,大家都想走,一起走的话就撞上了,所以大家说好,装个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大家都能安安全全地通过路口。” 下一次还没到红绿灯,他便大喊:“红灯了,停!” 看,觉得规矩有道理,他比谁都令行禁止。

    先生告诉他:“吃饭不要磨磨蹭蹭。” 他问:“为什么?” 先生说:“你快点吃完我好洗碗。” 他白一眼,继续细细把玩手里的西蓝花。

    先生说:“如果你吃饭磨蹭的话,明天就不能吃冰淇淋。” 他想了想:“这样吧,如果我吃饭不磨蹭的话,明天就不能吃冰淇淋。” 瞧,觉得这规矩没道理,他不仅不遵守,还变着法子改规矩。

    看透了儿子的这个心态,我相信与其强迫他守规矩,不如引导他用智慧去掌握规矩。面临冲突时,动脑子想想自己要什么,别人求什么?

    也许顺从规矩,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也许现行规矩不合理,能不能创造出更好的规矩?

    之所以想这么说,是因为长久以来我对规矩有三点观察。

    首先,我认为规矩的本质目的不是约束人,而是个体之间达成的契约,以实现群体利益最大化。

    所以我一点都不反对规矩,好的规矩的确能让这个世界更好地运转。只是我们不应该盲目守规矩,却从来不去探究规矩是否真正实现了它的目的。

    所以我相信,让儿子动脑思考,才能真正让他理解规矩,也才能推动他心甘情愿地遵守规矩。

    其次,我心中个体与世界的理想关系是既相互依存又保持独立。

    我不想看到儿子变成一滴水,汇入海洋就渺然不见。

    我想他成为一条鱼,与大海息息相依,但能保持着自我的认同,还不时在海面扑腾出浪花。

    最后,我不是一个愤世嫉俗者,读了这么多年书,我深深认同人类社会在不断走向进步,所以相信现行的大部分规矩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不担心让儿子用思辨的态度看待规矩,会让他长成一个怀疑论者,进而无法与世界相处。

    03

    世界的另外一边,靠人心。

    规矩有时候挺残酷的。儿子说同学先推他了,按照他的思路,“她打我,我打他”,说实话,权利对等,没毛病。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也提倡这一点,孩子不能欺负别人,也不能被别人欺负!

    但是为什么我不希望儿子打回去?

    只是因为我知道,被打了孩子会疼,家长也会心疼。这种感受,无法用智慧去衡量谁对谁错,所以在这世界的另外一边,我想教会儿子如何共情。

    这几年对男孩有一种赞美叫做“小暖男”,有贴心又温暖的小情人陪伴,母复何求啊。

    可惜,儿子从里到外都是钢铁侠,意志之坚定,决心之执着,常常让我们都望尘莫及。

    我早就断了养出小暖男的念想,可是共情,却依然是我想教给儿子的,因为它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温暖贴心,更是让一个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必要力量。

    规矩只是这个世界的底线,规矩之上有道德,道德之上,还有爱。人之为人,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那些游离于既定路线之外的偏差,在于那些甚至无法言说的细微心情。

    单纯守着规矩,不管如何严密高效,没有对人心的感知,就有如没有血肉的骷髅骨。而共情,最终让人与人之间,在规矩的条条框框之下,激发出绚烂多姿变幻无穷的连接。

    比如这次收警告信的冲突,儿子遵守了“她打我,我打她”的规矩,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可当我提醒他,“她推你的时候,你疼不疼?”“疼。”“那你打她,她会不会疼?”“嗯,也会疼。”

    说到这里,儿子坚毅的表情才有些松动,露出“似乎自己做得有那么一点点不对”的神情。

    共情还能帮我们超越人类社会,走向更广博的世界。规矩是人定的,但人在这个世界上何其渺小,几万年的人类历史对地球来说连半页纸的篇幅都不到。

    所以规矩,断然是无法覆盖这个大千世界的。只有共情,才能调动人的全部感知,与世界更亲密一点点。

    比如说我想告诉儿子,不要摘花。不是因为摘花坏了人类的规矩,而是因为这花从一颗种子萌发,经历风雨,吸收日月,最终努力绽放,这是一个生命,和我们同等珍贵。

    有很多孩子天生情感细腻,也善于表达情感,共情似乎不是难事。儿子是个小钢铁侠,却一点也不缺乏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

    我们出门买菜时,儿子非要带上他心爱的娃娃,不是一个,是五个。我们建议他,要不就带两个?他一脸委屈:“可是另外三个会很伤心的,他们会说:‘我的主人呢?我的主人呢?’” 看,他不仅能够体会娃娃的心情,还能用这个来跟我们讨价还价了。

    即便他比同龄孩子显得独立成熟,对于情感的感知依然时常超出我们的想象。

    04

    想完这一切,我心中有如春风化雨,连那三封警告信也不再让人坐立难安。

    原以为是因为找到了良方,但仔细一想,这新方法说起来动听,真正会不会有效果,谁都不知道。

    甚至我能够肯定,短期效果绝对不如高压政策,中期来看也一定会有很多需要磨合的痛点。

    但即便认识到,这方法见效慢且不确定性大,我依然觉得很笃定。根本原因在于,智慧和共情正是我自己的三观。

    我不喜欢高压政策,即便知道这个方法有效,但我就是不喜欢。所以我从不对先生河东狮吼,也从不干涉父母的晚年生活,对朋友我常说“都挺好,你自己想清楚就行”,对学生总是引导“你想要什么”。

    如此种种,我深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可以传授更高效的技巧,也可以沟通更细腻的感受,但唯独不要强行施压。对于儿子的教育,最顺畅的理念原来就是和我为人处世一致的那条路啊。

    看着儿子从不谙世事的婴儿长到现在“文武双全”的小伙子,我常常会觉得自己又重新活了一遍。

    许多长大后习以为常的道理,若不是儿子年幼无知,一次次打破规矩又一脸无辜地问为什么,我真的从来不会去认真想一想,到底为什么?

    所以感恩,儿子来到这个世界所带给我们的一切欣喜与疑惑、思索与通透。

    接下来,唯有抱着好奇之心,看儿子在一对立志以智慧与爱为指导的父母教育下,终将如何与这个由规矩和人心组成的世界相处?

    慢慢你会发现,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孩子被欺负,重要的不是让他打回来,而是让他明白什么是“共情”和“规矩”,我不希望孩子被欺负,但也不想他成为一个只知道打回去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打回去?别傻了我劝你这样教育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pi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