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的故事

作者: 河之流 | 来源:发表于2017-01-15 19:20 被阅读122次

  我在《白梅谷记》里提到过,在自建水池牵引自来水之前,村里喝水都是靠水井,每家每户早晚各挑一次水,是当时乡村的普遍生活情景。

  由于我们村子比较大,好多地方都有水井,打水的时候也不一定会都挤到一个地方。以我家为例,处于村子的中央,既可以到河边水井打水,也可以翻过后山打水,还可以去村东头打水。

  母亲平时都是到河边打水,如果下雨天了,河边的井水变浑浊,就会去后山。这两个水井都是传统井,村东头是压水井,井很深,井水味道比较甜,我打水的时候喜欢去那里。不过由于大家都喜欢,所以排队的人也多,等打水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聊天拉家常什么的。

  水井,是古代生活的必备设施。在宋代,就有“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的说法形容柳词的流行。就算自来龙头普及了,偶尔也能遇到水井。在我离开了村里后,也经常有接触到水井的时候。

  读中学的时候,有一个很大旧院子就是以前的澡堂,正中有一口大大的水井,直径大约两米,很适合很多人来洗澡洗衣服。我们不喜欢去宿舍楼道的澡房,小镇的自来水总是有浓浓的漂白粉味道,一间间隔开的澡房太像厕所了,到处都有青苔。还是旧院子好,夕阳余晖下,一大群男生穿着三角裤围在井边提着桶绳打水,边上有洗澡的、有洗衣服的,互相打闹、喧哗声延绵不绝,直至将要上晚自习时分。

  古窦岭是家乡所在地区最高的山峰,海拔高达633米,是附近名闻遐迩的名胜。那时候,刚好跟几个死党混得风生水起,学校周边但凡有点可以溜达的地方无所不往,诸如火车站、河边浮桥、城东废墟等等,古窦岭也爬了好几次,每次都是夜宿山脚下的高宁爷爷家。

  老人的院子里就有一口井,这井水源来自山上,晚上洗澡的时候极其清凉,不要说自来水了,学校旧院子的井水也比不上,大概跟河源的万绿湖水差不多。白天爬山回来,一身大汉,洗过澡后通体清凉,就可以跟老爷爷就着花生喝烧酒侃大山了。晚上把门板铺在地上打牌,经常打到后半夜,困了就直接躺下了,第二天才起来收拾。

  有的古井由于地理位置或历史原因或风俗习惯,至今还有人使用,比如白沙井。在长沙工作的时候,也去过白沙井公园几次,每次都见到来古井取水的市民络绎不绝,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是几十年习惯使然,有的是专门用来烹茶。我自然不能免俗,尝了一下,确实是清甜的井水,只是现在白沙井地处市中心,可想而知不可能有古代的水质了。

  也有徒留观赏的古井,长沙太平街的贾谊故居里面就有一个,这井很小,井水泛着阳光,导游说明版上介绍:贾谊被贬到长沙后,还经常忧国忧民,半夜苦读诗书,困了就叫下人从古井打水来冲凉,提神后继续读书。这故事跟凿壁偷光有一比了,大家也就当是故事来听听了。

相关文章

  • 水井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和尚,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

  • 水井的故事

    我在《白梅谷记》里提到过,在自建水池牵引自来水之前,村里喝水都是靠水井,每家每户早晚各挑一次水,是当时乡村的普遍生...

  • 水井的故事

    (杨顺民小小说系列之十一) 丁家院子住了十几户人,常年到2里外去找水,或...

  • 微故事:水井中的小蛇

    文:易一寒 清朝末年,山东有一对夫妇,每日都会把自家的藏粮搬出来晒一晒,村子里其他村民觉得好奇,那对夫妇解释说是家...

  • 那口水井的悲情故事

    今晚无意中看到《精选好文》[https://www.jianshu.com/c/6bab26f7366d]在招聘点...

  • 放手——有度

    从凉水井中学故事的分享中,我感慨万千, 意识到了咱们乡村教育的改变迫在眉睫。正因为凉水井中学发现自己的不...

  • 水井

    家乡有一口水井,听爷爷说是对上一起出钱出力打出来的,水井长宽大概两米,深度差不多一米五的样子,周围用条石围了起来,...

  • 水井

    据说古代的时候,一个村落的形成,都源于一口水井,围绕着水井,修了路,建了房,种了树,养了猪,喂了羊,生生不息,时光...

  • 水井

    家里的水井坏了,这是最近的事情。母亲和我说,整日坏,经常修,很是麻烦。我很想回去找人修,可是自己没有时间回去,只能...

  • 水井

    一口老水井,滋养着世代传承 古老的乡间,水井成为一枚铆钉 磨坊,油坊,豆腐坊··· ···,都是他的至亲 天色微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井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qu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