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孩子对未来怀抱信心,对远景勇于探险,有足够的勇气来实行社会正义;我们希望孩子在面对成长所带来的挫折与失败时,不屈不挠;我们希望孩子能够获得幸福一生的能力。”这是《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让我倍觉心暖的文字。

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阳光乐观、开朗幸福呢?!
“如果有人问我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我会说乐观、兴趣和习惯,并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儿童教育目标。”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说法!这也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阅读的原因之一。
“中国教育太需要积极心理学了,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之下,中国的孩子特别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倾向。
如果我们总是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失败,就可能放弃对此事的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事实上,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只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父母消极的解释风格会让孩子更加自卑甚至更加绝望,更难以继续努力。”
“悲观的来源有四个:基因;父母的悲观;从父母、老师或教练那里得来的悲观性批评;掌控感和无助感的经验。”

我坚信,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教导父母、老师及整个教育系统如何教会儿童习得乐观。其实,了解了悲观的来源,就会寻到教出乐观的方向。
基因是无需多言了。只希望能从改变自己做起,首先做孩子的乐观榜样。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我们自己先获得乐观的技能。
“乐观的第一个技能是被称为“捕捉思维”。即在你感受最难过的时候,要尝试指认出闪过脑海里的那些想法,这些想法虽然不太能被感知到,但会严重影响你的情绪与行为。这项技能被称为“捕捉思维”。
乐观的第二个技能就是,对这些自动思维进行“评估”。
乐观的第三个技能是,在坏事件发生时找出“更正确的解释”,来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
乐观的第四个技能是,化解灾难性的思维。”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熟悉乐观技能ABC法则,反复练习,然后接下来用儿童ABC法则交给孩子。
我认为,以下帮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及社交技能的方法更值得实践。
“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及问题解决技能的孩子常会交到新朋友,他们能适应新环境,和不认识的孩子打招呼,并且能积极参加新活动;他们也知道如何维护友谊,他们懂得合作、妥协、信任别人,也赢得别人的信任;他们同样会适当地应对冲突;他们尊重不同观点,将自身的期望以清晰且坚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当他们做错事时,他们会诚心道歉;若不是他们的错,则不轻易认错。
有强烈的自信心与牢固的社交关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孩子,就不太会陷入悲观的漩涡之内。”
那么,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放慢脚步:停下来想。告诉他做最佳问题解决者的第一步就是在采取任何举动之前要“停下来想”。帮助孩子放慢脚步的方法之一就是教他如何将“暴躁思维”改成“冷静思维”。
第二步,摄取观点: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对方行为的最佳方法就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情。找出其他人的看法与感受的一种方法就是看他们脸上的表情。 另一个得到线索的方法就是直接提问。
第三步,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并且列下所有可能途径。
第四步,选择途径:每一条途径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
第五步,是否有效:如果解决方法无效,再试另一种。”
当然,“在帮助儿童学习解决问题及社交技能之前,请记住三项原则:第一,不要为孩子解决任何问题;第二,一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你就不能对他的解决方式过分苛求;第三,你自己要示范有灵活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孩子不快乐,父母有责任!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从改变自我做起,从改变生活态度、教育方式做起!
“温暖与热情的气氛、清楚的安全信号、无条件的爱但有条件的奖励,以及许多美好的事情都会增加孩子生活中正面积极的力量。孩子有了掌控感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有正面积极的情绪作为中坚力量,乐观的解释风格就可以稳坐上层了。
当然,乐观不是万灵丹。它不能取代父母的良好教养,它不能取代孩子发展起来的强烈道德观,它也不能取代雄心壮志或是正义感。乐观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工具。在强烈的价值观与雄心壮志面前,良好的工具就可促成个人成就与社会正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