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是我们这条街扔垃圾的日子。垃圾车过去,却留下了一大堆装枯枝败叶的牛皮纸口袋,每家门口都有。嗐,这帐又得算到疫情头上。
前几天一位国内的大学同学问我加拿大垃圾分类的做法,因为他十分关注最近上海等城市开始启动的垃圾分类政策,同时也在思考这种做法能否持续、以及能否在小城镇和农村开展下去。我向他简单介绍了加拿大的做法。跟国内的情况类似,加拿大也是由市级政府负责垃圾处理工作,因此每个市镇行政区的做法并不完全一样。比如大多伦多地区由好几个市镇组成,有些市镇有垃圾数量限制,有些则对垃圾包装有独特的规定,不过多数地区的情况大同小异。
以我家所在的区域为例,垃圾大体上分为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普通垃圾、花园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超大体积垃圾几类。除了高层公寓的住户,多数居民每周只能扔一次垃圾,其余时间不得不把垃圾存放在自家车库、院子或者家里。虽然每周一次,但只有有机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两类每周都可以扔,普通垃圾要间隔一周才收一次。某些城市对普通垃圾有数量限制,比如每次只能扔一袋或两袋,一个袋子可以有100多升将近20公斤,超过数量限制需要向市政府缴费并把凭证贴在垃圾袋上。我住的地方过去也是这样的政策,前几年改了,不再限制数量,但规定普通垃圾必须装在无色透明塑料袋里,保证垃圾工人可以看到袋子里面没有那些应该归入可回收垃圾的物品被误放在普通垃圾中。透明塑料袋带来一个隐私问题,毕竟大家都不愿意让街坊邻居看到自家所有的垃圾,因此又补充规定每家每次可以在透明大塑料袋中放4个不透明小袋子,大约是超市买菜那种袋子的尺寸。这些垃圾每周指定时间放在自家门口街沿边上,垃圾车会来收走,遇到不符合规定的垃圾,工人会拒绝回收,并在垃圾袋上贴一张纸条告知住户违反了哪些规定。
有毒垃圾和超大垃圾不在每周上门回收的范畴。超大垃圾每年有两次政府会上门回收,春秋各一次。其余时间如果要扔必须自己开车拉到垃圾站,或是请专业垃圾回收公司来拉,两者都要收费。有毒垃圾则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自己拉去指定的回收地点。
枯枝败叶杂草野花属于花园垃圾,这类垃圾不能装塑料袋,要买专门的可降解牛皮纸袋。大宗的树枝不必装袋,但要切割成短小的枝条,用绳子捆绑结实,以手提不会散架为度,每捆也不能太多,重了垃圾工人搬起来不安全。花园垃圾跟普通垃圾一样隔周才收一次,但不是一年四季都收,通常是从四月初到十二月中旬。冬天几个月,除了一月初有两次收废弃的圣诞树之外,花园垃圾是不收的。每年开春大家总要把自家院子收拾一遍,过了一冬,残雪化掉,院子里露出上年下雪之前没来得及收拾的花草,地上还有被风刮落的树枝,秋天最后一批干草,都需要清理。而这个乍暖还寒的时候,猫了一冬的人又总想往外跑,像我家这样平时都得上班周末又喜欢出去玩,收拾院子的工作总是要拖到很晚才进行。今年遇上疫情,大家都在家里不能出去玩,春季打扫也就提前了,一来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二来收拾干净了也多个户外活动的地方。于是今天我家门口已经摆上了七八个一米来高的花园垃圾袋。
可是疫情对垃圾回收也有影响。随着省政府下令停止“非必要”业务,市政垃圾回收服务也被区分为“必要”和“非必要”两类。有机垃圾不能久放,可回收垃圾收回去以后“财产”所有权即刻转变,卖了是市政府一笔可观的财政收入,自然不能停,仍然按照每周一次的频率正常回收。普通垃圾这时候成了防疫工作的一部分,出门用过的口罩、手套,家里用的消毒湿巾等等,都需要妥善处理,不能不收,因此仍然按照既定时间表两周一次回收。为了安全,政府还特意对普通垃圾的包装做了特殊规定。与中国不同,加拿大即使病毒检测为阳性的感染者如果没有严重的症状也不会住院,而是要求自己回家隔离。这些人使用过接触过的垃圾按规定需要使用双层透明塑料袋包装并且严密封口以保证社区和垃圾工人的安全。
花园垃圾则被归入了“非必要”之列。尽管大家都已经开始打扫庭院,修剪枝叶,但花园垃圾的回收却被推迟到了5月下旬,这些牛皮纸袋还得在路边待上一个多月。好在这种纸袋非常结实,风雨都扛得住。有一年秋天我收拾落叶晚了,错过了最后一次收花园垃圾的时间,十几个袋子堆在院子的一个角落被风吹被雪埋,直到来年春天雪化了把袋子浸透又被太阳晒干,折腾了小半年袋子愣是没坏。
垃圾回收点也成了“非必要”服务,大件垃圾和有毒垃圾也没地方扔了。垃圾回收点还有一个作用。政府收去的花园垃圾会集中处理,任其腐化变成有机腐殖土,到了指定的时间再把这些腐殖土堆放在垃圾站,市民有喜欢在自家院子里种花种菜的可以去免费领取,拉回家改善花院的土质。我一向以为这是非常环保的生态循环之举,不过现在疫情为上这项服务当然也取消了。
一起为疫情服务,垃圾也不例外。
要说防疫的重中之重,养老院绝对是这几天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从最初美国的华盛顿州、加拿大的BC省,到后来的魁省,再到最近一周的安省,多个养老院和长期护理中心都出现了大面积感染和奇高的死亡率。老年人本就是这次新冠病毒的攻击重点,在加拿大这样老龄化的社会普通六七十岁的人是不会住养老院的,住进去的多是高龄老人和有各种严重疾病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顾的老人。这样封闭的环境本就容易造成感染,更要命的是,许多护工和护士同时在多个养老院工作,加剧了交叉感染。
要想切断这种交叉感染,自然需要减少养老院之间的人员流动。现在探视已经取消了,物流快递也受到限制,唯一的流动来自工作人员。最简单的办法自然是停止护工护士的流动,但实际问题往往比理论要复杂。首先,养老院和护理中心多数是私营的,护士护工又有工会保护,养老院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劳动合同不是说停就能停。另外,养老机构规模不同,比较小的那些可能无法负担那么多护工护士,也不需要那么多护工护士同时在一个地方工作,因此只愿意雇佣兼职工作人员。而在工作人员这一边,非全职工作收入不够,因此他们不得不在几个地方工作。在被媒体和公众连续几天不断追问之下,安省省长福特今天发布一项新的紧急状态命令,禁止工作人员同时在超过一家养老院或护理中心工作,希望亡羊补牢。
温暖人心的新闻也是有的。离我家不算太远的一处长期护理中心居住着42名残疾人,不幸的是这里的病人和工作人员当中也爆发了新冠疫情,多名住户和员工检测阳性。一位心急如焚的母亲决定把她住在护理中心的女儿接回家照顾,她们二人住在二楼,丈夫和儿子住在地下室,以此隔离。几天后她们两个人都相继表现出了新冠症状,女儿住进来医院,妈妈正在等待测试结果。我的一位朋友刚好是他们的邻居,在他的朋友圈看到了感人的一幕。除了帮助他们筹集口罩、面罩等防护用品,今天,同一个社区的56个家庭决定一起给这家人加油鼓劲。他们在自己的车上装点了祝福的图案和文字,孩子们制作了标语,带上了气球、彩旗。在约定的时间,56辆车依次从这个不幸的家庭门口经过,鸣笛祝福,隔着窗户向他们致意。
在这个倒春寒的日子,这座城市几乎一切都停顿了,幸好还有这一串车流在提醒我们,春天一定会来。
我的第一本书已经在亚马逊上架,详情点击阅读《写给女儿的书》。
点击此处链接使用美国亚马逊账号购买纸质书和Kindle版电子书。
点击此处链接了解如何在Google Play购买电子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