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鲁迅先生 ——节选》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从最初的标自然段序号(1—67 自然段)到标出14个 有明显换行的部分(即概括关于鲁迅先生的14件事), 扫除生字词障碍,根据15个阅读提示在书中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再到分组讨论六个问题,展示交流成果……最后从四个方面总结出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即从生活起居, 待人接物,工作学习, 生活琐事, 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可亲可敬的人。
这些教学过程环环相扣, 脉络清晰。 其实,这得益于我们学校的48字教学,将我以前在课堂上的随意性框住的就是它,即学校提出的五个环节——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进入新课,合作探究(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3.巩固练习,达标检测;4.归纳总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思维导图);5.作业分层,课后反思。
也许在很早以前我们就进行过五环教学, 听起来好像是困住了老师的手脚。 但是在我的教学课堂上,我有一个 明显感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像我这种随意性很强的老师,必须要有这五个环节来约束, 才能使课堂整体的思路清晰, 才能随时提醒我们少讲多练, 才能不会忘了课堂检测,拓展拔高,也不会忘了 思维导图,这是对整堂课的总结,也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面旗帜。
能够看到的同行们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 成功经验吗? 若不分享,点个赞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