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刻意练习,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可能还知道很多相关的其他说法,比如一万小时定律、十年定律等等。这套理论的核心是,通过长期的刻意练习,每个人都培养出某种卓越的才能。(文字来源于得到)
这种说法很鼓舞人心,但刻意练习涉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天然会存在两个难点。一是效果疑虑,万一付出了1万小时的努力,却达不到期望中的效果怎么办?二是执行困难,我们往往难以长期坚持刻意练习,容易半途而废。
下面,咱们就来消除刻意练习的这两个难点。
先来打消你的效果疑虑。作者指出,针对性的刻意练习能够提升相应的智力水平。现代脑科学研究完全支持这个结论。
研究显示,各种学习行为都会明显提升相关的大脑功能。比如,专职驾驶员由于长期开车,大脑中负责空间导航的海马区便会增大;专业音乐家的听觉、躯体感觉以及运动皮层的厚度也更大。
就连传统智商测验认为是天赋的智力形式,也能通过训练来提高。比如说工作记忆,这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记忆能力。比方说,你要口算2×4×5×6,你必须首先记住2×4等于8这个结果;之后还必须记住8×5等于40,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计算。8和40这两个中间结果就存储在工作记忆中,如果你不幸中途忘记,就必须浪费时间、返回重算了。俗话说的脑子快,实际就是说某个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更大。
日本的一个研究组发现,如果对人们进行工作记忆训练,也会导致大脑结构产生的一定的变化,变化的区域包括大脑顶叶区域和胼胝体主体的前部,这是工作记忆的关键部位。也就是说,如果你坚持训练工作记忆,你的大脑就会从生理上发生改变,使得工作记忆容量增大,脑子运转得更快。
刻意练习可以重塑大脑,提升智力,它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就不再多说了。而刻意练习的第二个难点,执行困难,恐怕才是刻意练习更困难的地方。下面,我们就多说几句,如何更好地进行刻意练习。
对于普通人来说,找到喜欢的事情并不难,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最难的。很多人会在新年来临的时候,定下计划,决定新的一年里,开始学习一项新技能,但多数人往往在2月份就放弃了。
对此,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本书作者指出,在实施刻意练习时,有两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坚持下去。一是建立起正确的激情,二是使用有效的认知策略。
先来看什么叫正确的激情。作者指出,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时,通常会受到两种激情的驱动,一种叫偏执型激情,另一种叫和谐型激情。
当一个人受到偏执型激情的驱动时,这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并没有控制感,他可能是迫于压力、自尊或者某种冲动。换句话说,这个人不得不去做某事。比方说,一个学生在期末考试迫在眉睫时,不得不去熬夜学习;一个公司职员在最后期限之前,不得不去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些情况中,他们从事的活动不能良好地融入自我,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往往会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发生冲突。
相比之下,和谐型激情源于一种自由感。一个人在充满和谐型激情时,会感到能够控制自己的活动,自由而且自愿地选择从事该活动,而不是受到某种压迫。该活动能够融入你的生活,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谐共存,你还能够和同样从事这种活动的人进行互动。
所以,在刻意练习时,我们应该建立起和谐型的激情。具体来说,在学习新技能、新学科时,你最好不要老想着那些外部激励,比如金钱、成绩或者别人的评价,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创造愉快的学习条件和学习体验上,尝试想象自己获得巨大进步后的心理感受。
建立起和谐型激情,能够让你在刻意练习的路上走得更远。当然了,不管做什么事,空有激情是不够的,还要有实际的策略。作者向我们推荐了三种认知策略,是对刻意练习很有效的补充,它们分别是:情境化、自主感和联结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