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红楼梦里梦随笔读不尽的《红楼梦》......
贫的富的,贤的和愚的——《红楼梦》处处可见的对比

贫的富的,贤的和愚的——《红楼梦》处处可见的对比

作者: 七彩霞衣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12:35 被阅读148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 七彩霞衣

这一次连听带看,慢慢的仔细过一遍《红楼梦》,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意识到它是一部虚构的作品,之前总觉得更像是一个人的回忆录传记之类的,写实的成分应该比较多。

还会有种感觉,就是人家曹雪芹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就是那是他的亲身经历啊。

我们写不出出来就是因为没有在温柔乡、富贵家浸淫过,否则也能写出杰作来。

听这一遍才知道,《红楼梦》很多章节都是虚构的,太虚幻境,癞头和尚,坡足道士自不用说。元妃省亲这样的章节肯定是虚构,因为清朝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妃省亲的。

甚至十二金钗,都可能只是生活中原型的重新塑造,就算真有其人其事,他也是经过了一定的加工和升华。

还有它的场景,人物,情节描写,章节构成,结构等等,无一不精心构思,才使得它成为一部精彩华美,流传至今,感动一代又一代人的伟大作品。

经过富贵的人有很多,曹雪芹却只有一个。写繁华落寞的小说有很多,《红楼梦》也只有一部。

所以这一次,我终于学会把《红楼梦》回归为一本小说,曹雪芹回归为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学学他怎么写小说。这一篇就谈谈小说中最常见,被曹先生应用得出神入化的一种手法——对比

红楼梦时时处处可见对比,我这里举出几个例子。

01 贾宝玉与刘姥姥的对比


《红楼梦》 第6回 回目为: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老老一进荣国府 

把这两个人,一个富公子,一个穷婆子,放在一个章回里,富贵与贫穷,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

公子金貂酒力轻,什么都不缺,第一次跟自己最亲近的丫鬟有了男女之情。

而婆子家里青黄不接,连过冬的衣裳都没钱置办,只得厚着老脸来到富人门前打秋风。

在对比之下,看到世间不同的景象,不由让人感叹!

02 浩大声势贾府众人与剪烛花的小道士


《红楼梦》第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讲的是贾母应元妃所托,带领贾家所有女眷去清虚观打醮。

书里写到“车辆纷纷,人马簇簇”,一众的夫人小姐带着各自的丫鬟婆子,全套执事,乌压压的占了半条街的阵仗,浩浩荡荡的赶去清虚观。

因有女眷,要求全面戒严,如凤姐所说,一个闲人也不让进去。在这样浩大声势之下,作者写了一个非常小的角色。

就是一个剪烛花没有躲开的小道士:

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拿着个剪筒,照管各处剪蜡花儿,正欲得便且藏出去,不想一头撞在凤姐儿怀里。凤姐便一扬手照脸打了个嘴巴,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斤斗,骂道:“小野杂种!往那里跑?”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

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拿,拿!打,打!”

蒋先生认为,写这个没来得及躲出去被打的小道士,跟贾家众人的阵仗形成一个对比。

他还说,这个小道士还有可能是跟贾家家庙里的那些道士一样,是被买来做道士的穷人的孩子或者孤儿。

那个小道士十一二随,跟宝玉差不多一样的年纪,与宝玉也形成了对比。宝玉活龙一样的被人疼爱,小道士被打之后吓得跪在地上乱颤。

这时,贾家众人眼里的小道士就是打搅了他们清净的闲杂人等,各个喊打。唯有贾母还心存良善。

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惯了的,那里见过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儿的。他老子娘岂不疼呢。”

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颤。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不用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总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儿的!”又向贾珍道:“珍哥带他去罢。给他几个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

蒋先生认为这是作者在家破人亡之后的一种反思。他甚至认为祷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贾母的善心。祈福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贾母以平常之心,看到小道士的不易,善待了那个小道士。

后来贾母一亡,贾家便树倒猢狲散。

03 元春与秦钟的对比


第16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这一个回目里面,放在一起的两个人也是非常强烈的对比。

一个刚当选的皇妃,光耀门楣,为自家带来无比的荣华,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后来更是归来省亲,家里盛况达到顶峰。

一个要死去的穷孩子,他的死预示着这一门的消亡。他的姐姐秦可卿死了,没有孩子。父亲秦业因为他勾搭小尼姑智能儿被气死了,接着就是他自己,还没有成家。

秦钟一死,这一家人真真是人亡家休。宁不让人伤心乎?

04 贾云与薛蟠的对比


贾云是贾家旁支,出场的时候一直等在贾府门口找工作,这一天碰见到宝玉,宝玉看他长得好,就说“倒像我的儿子”,贾云就顺着杆子往上爬认宝玉当爹。宝玉说你得空就来找我,之后他就忘了这回事。

贾云来了好几次宝玉都不在家,直到忘了他两三个月后,有天终于无聊想起了贾云。书里写两人见面后:

那宝玉便和他说些没要紧的散话:又说道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又告诉他谁家的丫头标致,谁家的酒席丰盛,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那贾芸口里只得顺着他说。

说了一回,见宝玉有些懒懒的了,便起身告辞。宝玉也不甚留,只说:“你明儿闲了只管来。”

聊不下去,因为贾云是穷人家的孩子,宝玉说的这些他都没见过啊,他出场的时候工作都没有,连贿赂凤姐的药品都置办不起,去他舅舅家还被一顿排挤嘲讽的。

哪有机会去见识戏子,花园,丫头,酒席,奇货异物,还要见过很多家进行对比,他没这样的经历啊。

聊这些只能宝玉一人的独角戏,贾云插不上嘴。宝玉也觉得一人尬聊无趣,让贾云走了。

接着出场的薛蟠,请贾宝玉赴宴用的是薛蟠形容:

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西瓜,这么长这么大的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罗猪、鱼。你说这四样礼物,可难得不难得?

奇货异物,就出来了,这是有钱人家的公子们才能见到得到的东西。于是宝玉,薛蟠,冯紫英们,这些官二代富二代们边去喝酒耍子去了,也只有这些人才能玩到一起。

后来酒席之上,也有四人酒令的对比,尤其宝玉与薛蟠,红豆词和薛蟠乱来的酒令,一雅一俗,一情一欲,强烈对比。

05 宝玉和贾环的对比


长相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又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粗糙,忽又想起贾珠来。

待遇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宝玉退出来,至后面,到上房,邢夫人见了,先站了起来请过贾母的安,宝玉方请安。邢夫人拉他上炕坐了,方问别人,又命人倒茶

……只见贾环贾兰小叔侄两个也来请安。邢夫人叫他两个在椅子上坐着。贾环见宝玉同邢夫人坐在一个坐褥上,邢夫人又百般摸索抚弄他,早已心中不自在了,坐不多时,便向贾兰使个眼色儿要走。贾兰只得依他,一同起身告辞。宝玉见他们起身,也就要一同回去。邢夫人笑道:“你且坐着,我还和你说话。”

宝玉只得坐了。邢夫人向他两个道:“你们回去,各人替我问各人的母亲好罢。你姑姑姐姐们都在这里呢,闹的我头晕!今儿不留你们吃饭了。”贾环等答应着便出去了。……宝玉说:“大娘说‘有话说’,不知是什么话?”

邢夫人笑道:“那里什么话,不过叫你等着同姐妹们吃了饭去,还有一个好玩的东西给你带回去玩儿。”

邢夫人对宝玉贾环态度差别多大,也难怪贾环心里不自在。这也为后来贾环推油灯想烫瞎宝玉眼睛,赵姨娘让马道婆做法害宝玉凤姐埋下伏笔。

06 看见对比,写出对比,才是了不起的小说家


好的小说家,不赢只描述一种景象,一种场景。

他好似开了天眼,看见世间所有的人:看见贾母,也看见刘姥姥;看见黛玉宝钗,晴雯袭人,也看见小红司棋;看见宝玉薛蟠,也看见贾瑞贾云,甚至看见金刚倪二,马道婆,赵姨娘等等。

他也看见世间的一切,看见所有人的不幸与不易。看见繁华,也看见衰亡。看见好的,也看见不好的。看见痴情,也看见欲念。看见善良,也看见邪恶。

带着理解,带着宽容,带着一颗包容世间的无分别心。直笔书实,不做评价,才是真正的大家。

对人情世故的了然于胸,对世事万态的理解与包容,对人的宽待与平等,才构建了他的伟大的红楼世界。

纵观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家作品,无一不是如此,雨果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老舍的《四世同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而身为读者,能读出对比,也是需要一定的境界。比如蒋先生,他看得到书中的对比,领悟到曹雪芹构建的那个世界,体念到他的慧眼佛心,也是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我也得努力向前,继续听红楼,读小说,慢慢提升自己的境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贫的富的,贤的和愚的——《红楼梦》处处可见的对比

    文/ 七彩霞衣 这一次连听带看,慢慢的仔细过一遍《红楼梦》,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意识到它是一部虚构的作品,之前总...

  • 劝学

    有书真富贵 宋王安石《劝学文》:“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愚者得书贤,贤者得书利。只见读书荣,不见读书坠。” 一个...

  • 读书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愚者得书贤,贤者得书利。 只见读书荣,不见读书坠。 孩子,不要轻视你手头上读的每一本书,...

  • 贾宝玉十几岁《四书》都背不好,人家姑娘七岁就读熟了

    红楼梦:曹雪芹借《四书》讽刺贾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红楼梦》中处处藏着隐喻和对比,有些隐喻和对比比较起来让人哭笑...

  • 处处可见的朵朵绿

    随处可见,时时留念

  • 贫和富

    去年参加一个朋友儿子的婚礼,朋友是一家私企老板,名下有两家公司。 婚礼在一家五星级酒店举行的,在酒店大堂设了迎宾区...

  • 贫和富

    小的时候,地里出的粮食勉强够吃。还必须是麦子出来吃麦子,玉米出来吃玉米,土豆出来吃土豆,稻米出来吃稻米。山区里,田...

  • 当红相声的“愚”、“俗”、“贫”

    2020年春节期间,因为一个人所共知的、不幸的原因,我同全国绝大多数人一样被逼成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空闲人,不过,...

  • 《菜根谭》·216 勿以长欺短勿以富凌贫

    原文: 天贤一人,以诲众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长,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而世反挟所有,以凌人之贫。真天之...

  • 教育的“贫”与“富”

    作者:梦想聚集地(Tesia) 富人已经转变教育方向,开始培养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穷人却走起了10年前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贫的富的,贤的和愚的——《红楼梦》处处可见的对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vw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