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看懂思维导图

作者: 有颗荔枝 | 来源:发表于2018-03-25 11:32 被阅读0次

    (好了,看懂这张图就可以关掉了)

    最早接触到思维导图,是在微博上看到博主们的安利,当时还不明觉厉,现在却几乎每天都会用到它,不管是记录笔记,还是码字分享。公众号的每一篇文章,也都是在思维导图软件上打好框架再写的

    (感受一下我用思维导图的频率)

    既然是一篇思维导图入门指南,就让我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开这一篇文章吧

    首先,是思维导图与线性笔记的区别。那主流的线性笔记有什么缺点呢?

    1. 关键词模糊:散布于不同的页码,埋没于词汇中,妨碍概念联想

    2. 不易记忆:颜色单一,看上去似乎没完没了,容易被大脑丑拒和遗忘

    3. 缺乏有效刺激:线性思维妨碍发散性联想,表单式容易造成错误的完成感

    也就是说,在主题和分支较多且相互联系时,线性笔记妨碍联想和记忆

    而思维导图的好处就在于:

    1. 在发散思维的同时,也保证了内在逻辑的清晰条理

    2. 分类组合和宏观图能有效筛选信息,便于记忆和复习

    重点介绍思维导图软件:

    1. 电脑:xmind 是一直在用的软件,界面简洁美观,操作容易上手

    2. 手机:思维导图 功能类似,方便随时记录

    3. 手绘:以前尝试过用彩笔手绘,后来嫌麻烦改用软件,而且软件的好处就是方便随时修改而不用推倒重来or擦出一堆橡皮屑


    输入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基本应用可以分为输入类和输出类

    输入类导图我用spenser第一节写作课上的内容做具体演示

    1.  中央主题: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节课是关于“为什么要进行公众号写作”,所以中央主题就是:认知

    2.  次主题:随课程内容推进,寻找基本分类概念

    第一个次主题是关于公众号写作的价值点,而这个价值点又可以分为写作的价值和公众号的价值

    3.  分支:记录次主题下的具体内容

    如写作的3个价值点在于对世界更加敏感,思维更加缜密,认知更加深刻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继续建立分支记录讲者所举例子,或是自己的思考,来帮助理解记忆

    4.  随着讲者观点事例的不断抛出,建立第2个,第3个次主题和分支,以此类推

    注意事项

    1.  记录具体内容时最好以单个的词为主,因为太长的句子体现不出关键字

    2.  听课过程中不用纠结于每一个分类,分支都必须清晰明确,有重合或分类不当的地方过后再修正就行了;同样,有遗漏或不懂的地方也留出空位,稍后再补。

    3.  在适当的地方,可以用总结性括弧做一句话概括,或用虚线箭头指示信息流向

    4.  善用图标

    思考的主要形式其实是图片和联想,词汇只是传递图片意象的货船,比如当你想到苹果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苹果的样子而不是文字,正所谓一图值千字。所以要善于用图标代替可能的文字,如用单个词,不要用长句子就可以用图标√ 或×来表示,更一目了然

    输入类的思维导图除了课程笔记外,还可以是读书笔记,甚至是综艺节目…看奇葩说的时候我也会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正反方的观点才不会被带跑偏

    (手绘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其次,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输出类的思维导图笔记,就以这篇文章为例吧

    1.  中央主题:关于思维导图的使用指南

    2.  选择基本分类概念,确定次主题:即需要解决的问题,大体确定文章框架

    此文的大框架是从认知,工具和入门指南3个方面介绍思维导图

    3.  扩展次主题

    确定基本框架后,再就每一点做扩充,认知层面主要是我与思维导图的渊源,思维导图与线性笔记的区别和自身优点

    4.  增加信息

    延展分支,说明具体内容或事例。如思维导图的好处是思维发散,分类组合;分类组合还可以继续补充,有助于复习,记忆。

    输出类的导图用途就更多啦,无论是制定年度计划,列dream list,还是做演讲,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发散你的思维

    主题→次主题(大框架)→分支(补充说明)→分支(依次类推)

    输入与输出类导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随着内容的推进逐步确定次主题,后者是先确定全部次主题后再扩充分支


    检验 / 复习

    无论是输入类还是输出类思维导图,都是为了方便联想记忆,所以最好的检验/复习的方法就是:跟着导图看自己能不能复述出来,或者重新绘制一个导图对比遗漏的地方

    推荐书籍

    想要更了解思维导图在大脑层面的发挥机制和更详细的应用领域,可以参考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 我把这本书认真读了一遍并做了相关的思维导图笔记后再应用就很顺手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分钟,看懂思维导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eh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