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公众号:知行乐学在武汉(ID:zxlx027)
据官方数据统计,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触目惊心:
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
而其中最大的原因,竟是来自父母。
01
9月1日上午,洛阳某小区一个10岁小男孩从14楼跳了下来。当救护车到来120急救人员检查时,男孩已无生命特征。
据都市频道采访报道,事发时间为当天早上7点左右,小区居民介绍说,男孩长得很好,虽然平时不太爱说话,但一直很乖很心疼人。
“孩子有时候他不和你沟通,他就憋着,就不舒服。”小区居民说,孩子跳楼,有可能是因为暑假作业没做完,让家长签字,家长不答应,孩子怕老师批评,就选择了轻生。
事发后,孩子的父亲倒在地上趴在儿子身旁哭得声嘶力竭,可是不管他如何呐喊悔恨,一条鲜活的生命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当初家长可以多一些监管,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在签字时和孩子好好沟通,或许就不是这样的结局了。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不堪一击?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糟糕的亲子关系!
02
目前,中国家庭的画像大多是这样的:
一个忙于工作缺席孩子生活的父亲
一个操持家庭内外焦头烂额的母亲
一个缺乏关爱出现问题的孩子
这些“问题孩子”表现出来的,可能是无节制的争吵和叛逆,也可能是忧郁和自闭,甚至是用自杀来逃避现实生活。
究竟该如何改变这种尴尬而又危险的处境?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一下普遍存在的这两种亲子关系类型。
1.什么都要管,父母就是权威,孩子没有话语权。
2.什么都不管,顺其自然,任其发展。
第一种亲子关系,在前阵子湖南卫视一档很火的亲子节目《少年说》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节目里很多小孩站在高台上,向父母坦白,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然而,现实情况是这样的——
孩子说:“我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
父母说:“不可以。”
孩子说:“妈妈,我再也不想学拳击了,我要学街舞!”
父母说:“不可以。”
有人说,中国父母看似最无私,实则最自私,用“我是为你好”当做捆绑孩子的绳索,掌控着孩子的一切。他们的牺牲和付出 ,实际上就是在变相地“索取回报”,或者是以“自我牺牲”作为对孩子的要挟。
100多年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就说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亲所能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还有一种就如同《生存家族》里给我们展现的“隐形家人”。
在依赖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生活的今天,我们或许都如矢口史靖自编自导的家庭喜剧片《生存家族》里的每个主人公,尽管每天面对面地坐着,也像是隔了一条最遥远的星河一般。
没有停电之前,《生存家族》里铃木一家人晚上回到家后,在外工作的爸爸只会边看电视边吃饭,家庭主妇的妈妈整天只顾着料理家务,而女儿回家后也只躺在床上看手机聊天,儿子就更厉害了,家里的饭菜都不一起吃,直接打包外卖,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过起了伪蜗居生活。
这种要么是绝对管制,要么是陌路家人的亲子关系,无疑是极端的是糟糕的,但却并不是最可怕的。
可怕的是社会上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了问题,却不想或不知如何去改变,任由这种糟糕的亲子关系随着生命的延续而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03
不管你是两种“糟糕亲子关系”中的哪一种,最重要的是主动去改变。改善亲子关系,从即将到来的十一小长假开始吧!
以下的建议送给3-16岁孩子的父母:
1.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平等对话。
十一长假,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回老家看望父母,但是孩子却不同意。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家长:放假我和你爸要回老家,你和我们一起回去。
孩子:可是我不想回去。
家长:你一个人在这边不安全,一定要和我们一起回去。
孩子:我不要。
简单的对话里原本是父母的好心,但因为采取了强制的命令,使得孩子开始反抗。
正确的做法是:扔掉做家长的权威感,扔掉你脑海中那个“我要你听话”的诉求,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跟他交流。
家长:十一你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吗?
孩子:想和你们在一起。
家长:可是我们也想爸爸妈妈了,你能陪着我一起去看他们吗?这样你有爸爸妈妈,我也有爸爸妈妈了。
孩子:好呀,一起回去吧。
和谐的亲子关系,要从给彼此一次平等对话、坦诚交流的机会开始。
2.一家人最主要的沟通,就是在饭桌上。
你有多久没好好陪孩子在饭桌上吃一顿饭?有多久没有好好听听孩子在学校里每一天的生活日常?
就像龙应台先生所说,"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假期放下手机和工作,陪孩子好好吃顿饭,问问TA最近的情况,和同学相处怎么样,新来的老师脾气好不好,学习上有没有吃力,需不需要帮助等。让孩子知道你是爱TA的。
3.专门陪孩子一起去做一件事情。
你了解你的孩子吗?TA们是喜欢侏罗纪恐龙还是社会人小猪佩奇?陪孩子一起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吧,陪伴永远是改善亲子关系最好的润滑剂。
如果你在武汉,十一长假可以带孩子去香港路的卓尔书店,或是壹方里的西西弗书店。那里是精神的收留所,是城市里的隐秘花园。去书店探索孩子的兴趣世界,和孩子一起穿过烟火市井,到达充满奇遇的彼岸。
或是和孩子一起寻一处好的场馆,科技馆、游泳馆、博物馆……和孩子一起学习,参与和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多向孩子表达这些感受:
我在乎你。父母和孩子之间说“我不在乎”是很危险的事,如果一切都不在乎,家庭成员之间就会各顾各,相互孤立,如水上浮萍。而在乎,如同纽带,让家庭成为一个紧密的集体。
你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不需要你的24小时环绕立体声包围。有“安全的距离”,反而会让关系更亲密。就好比树一圈篱笆,反而能让邻里相处更和谐一样。
我们聊聊吧。孩子和父母发生矛盾,不如找个双方都很放松的场合,比如咖啡馆,茶楼,用“我们来谈谈”开始,推心置腹谈谈。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视野狭隘的时候,我们都会担心自己的家庭和别人的不一样,并因此难为情。告诉孩子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什么样的家庭里,都可以成长出杰出的、健康的、高效能的人。
我们制造一些回忆吧。刻意安排一些活动,和孩子一起打破生活的常规,比如亲子游或者研学旅行。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时候父母一方可能会和孩子疏远,比如青春期的女儿,有时候会跟爸爸疏远。这些刻意安排的活动,有助于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也给彼此创造了美好的记忆。
父母永远是你的后盾。当小孩有所需要的时候,没有什么比父母亲都不在,什么都不管更无助的事了。父母不必任何时候都得在孩子身边围绕着转,有时候只需要在他们没油的时候,像加油站一样,等在他们的下一个出口。
其实,这些大道理可能大家都知道,你给孩子讲的大道理孩子也知道。可是具体该怎么做?希望我们可以从这些具体的说法中找到一些启示。
•end•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