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磊/四毋归一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9-04 07:23 被阅读0次

    四毋归一

    文/石岩磊

    点击这里听我的声音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集,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其中许多有关为人处世的观点仍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比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德不孤,必有邻”“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等,而《论语·子罕》中的一句话更是警醒世人:“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它的意思是,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也可以说圣人克服了世人普遍存在的四类问题,第一个就是无端妄想,当志得意满时,一些人常常猜想有人会嫉妒自己,当失意落魄时,他们又料想有人将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因此情绪总是跌宕起伏视他人为寇仇,他们不仅满怀戒备之心,而且多数情况下会曲解周围人的好意,所以极易做出过激行为。

    第二个毛病也较为常见,尤其是占据资源优势的人群:家长会对子女的学习、择业、婚恋指手画脚,常以过来人的口吻耳提面命;富人会以豪橫的姿态示人,自以为金钱可以摆平一切,因此骄横跋扈颐指气使;官员具有天生的优越感,唯唯诺诺的部属愈加助长了他们不可一世的豪气,说一不二成了他们检验权威的试金石。可无论是家长,还是富豪,或是官僚,任何的独断专行都将招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悲剧。

    偏执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性,而对社会来说不啻是一毒瘤,执迷不悟可以使人沉溺于偏好,固执己见能让人不可理喻,一意孤行还可能招致惨痛教训。我们有过因大炼钢铁而引起的困难时期,有过人定胜天壮举后的秃山光岭,任何的食古不化终将以自食恶果为代价。一个人的执拗可能毁了其一生的前程,而一群人的固执可能摧毁的是众人的福祉,大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古语永不过时吧。

    纵观上面三个人性里的瑕疵,不难看出它们都可包含在第四个短板之中:自命不凡能演绎出妄加揣测,刚愎自用可渐变为好为人师,自作聪明会蜕变为独断专行,以自我为中心画圆的结果只能是唯我独尊,不但助长了心高气傲的秉性,还将招致故步自封的狭隘。无我之心才是破解这一困局的解药,对事换位思考,对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方能感同身受,也才会步入海阔天空的大格局中去。

    所以毋意、毋必、毋固三者都可归于毋我之列,孔子的“绝四”完全可简化为“绝一”,这不仅是对《论语》化繁为简的解读,更应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首要遵循,有了自知之明,就可戒除疑神疑鬼的猜度心,即能避免趾高气扬的无妄心,便会革去顽固不化的执迷心,用通透的眼光解析纷繁复杂的世事,洞见的将是心底的澄澈与光明了。

        2020.9.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岩磊/四毋归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wa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