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艺术之家散文
圆明园的美,残缺而深沉

圆明园的美,残缺而深沉

作者: 博物馆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1-10-19 10:52 被阅读0次

    提到残缺美,人们首先会想到断臂的维纳斯。

    在我心中,最能担得起残缺美的要数圆明园,没有之一。

    1707年,康熙将自己离宫畅春园边上的一个园子赐给了四皇子雍亲王胤禛,并亲自题写匾额“圆明园”,因为“圆明”是胤禛的法号。

    胤禛从1707年开始营造这个园子,他先是仿效康熙在中南海丰泽园开辟实验田种水稻的做法,在圆明园北墙开实验田引进红薯,增加了康熙对他的喜爱。1722年,胤禛在镂月开云导演了康熙与弘历祖孙二人的会面,也为自己在九子夺嫡中加了分。

    雍正登基后,就将圆明园当成了自己的离宫,逐渐建起了洞天深处、曲院风荷、坐石临流、廓然大公等40景。

    雍正为求长生不老,服用大量的丹药而只在位13年,57岁就驾崩了。

    从小在圆明园长大的弘历继位后,改年号为乾隆。他在创作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后,在圆明园的东侧又兴建了长春园。包括仿苏州狮子林、南京瞻园和杭州西湖的小有天园建造的狮子林、如园、茜园等中国传统园林,以及浅法墙、方河、远瀛观、蓄水楼、海晏堂、大水法、观水法和谐奇趣等西洋楼景区。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大水法遗址成了圆明园的标志,不仅官方标识“圆明园”三个篆体字由它演化而来,就连各种图书和文创产品都多用这一元素。

    乾隆三十五年(1770),他又将“绮春园”划入圆明园的范围内。只因当时乾隆的建园重心还在长春园,绮春园并没什么大发展。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因不愿在位时间超过爷爷康熙,在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嘉庆,自己当起了太上皇。

    嘉庆登基后,绮春园迎来了营建的春天。到嘉庆十年(1805),最终建起了迎晖殿、凤麟洲、春泽斋、清夏堂、涵秋馆、生冬室、展诗应律等30景。嘉庆十四年(1809),又建成新宫门,就是我们现在进圆明园常走的那座门;后来又加进了西爽村和含晖园,也就是现在的北京101中学校园。

    至嘉庆十九年(1814),圆明三园处于全盛时期,被称为“万园之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这一全盛期只维持了46年,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多日后,一把大火焚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对圆明园进行保护整修。经过七十多年的努力,圆明园成为我国的爱国教育基地。漫步在园中,风光优美、水系发达、鸟语花香,但随处可见的景名石碑和介绍,以及断垣残壁等,都在引发我们去想象这些曾经的辉煌与美丽;更提醒我们,它们的美是一种残缺美,是由于我们历史上的落后无能造成的,压在我们心头沉甸甸的。

    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看到它们,都该有一种刺痛感,应该在内心深处告诫自己,勿忘国耻,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让祖国更强大,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圆明园的美,残缺而深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xa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