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与人的转化——读《寻梦芦苇》

作者: 丁若柯 | 来源:发表于2019-10-20 12:09 被阅读0次

    最早读上田早夕里的作品,是短篇《鱼舟•兽舟》。小说里面对人物异化造成的后果,做了很细致地描写,里面思辨的分析,读起来相当的惊艳。
    但是在此基础上扩展而成的《华龙之宫》,阅读感受就让人相当腻歪。故事注水得太严重,原有的科幻色彩带来的思想上的冲击,被无聊的政治斗争/官僚派系所取代,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二流官场小说,实在是让人丧气。但是这本《寻梦芦笛》则是回归到了《鱼舟•兽舟》时候的阅读体验,每篇故事都有一个绝佳的科幻内核,围绕其展开,篇幅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这本短篇集在主题上很有共同性,都表现了“人的异化”。这个主题实际上也是从《鱼舟•兽舟》开始一以贯之。这本书第一篇——本书的同名作——《寻梦芦苇》就是如此。与其说它是一篇科幻小说,倒不如说是像极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只不过卡夫卡的作品,将篇幅都用在了格里高利变成甲虫之后的种种遭遇;而《寻梦芦苇》则是将笔墨放在了主角抵抗自己成为“海葵人”。
    两篇文章的着重点不同,显然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在《变形记》的年代,人/非人的区别有着明确的界限,当时的人们对“人的异化”有着强烈的警觉;而到了现在这种后现代思想横行的年代,“人/非人有什么区别”“到底人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非人才会是未来的趋势”,这些问题的答案变得模糊了。或者格里高利变成的甲壳虫,其实正是领先于时代的前驱?卡夫卡没有给我们的答案,上田早夕里倒是用另外一种方式交出了一个答卷。

    除了讨论人/非人这组概念之外,还有的文章涉及的就是非人何以变成人。这方面集中的就是机器人变人。有关这方面的作品,真的是汗牛充栋。科幻小说史上的第一作《弗兰肯斯坦》,讨论的也是这个话题。这个题材是科幻小说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母题,能在这方面写出新意,写出深意是相当不容易得了。本书中的《冰浪》一篇,还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
    文章并没有过多的用哲学术语,科技词汇强行增加文章的“深度”,以长篇累牍的思辨来说明机器人向人的过渡的过程。恰恰相反,作者采用的也许是最文学的方法,对于转化过程中的可能性做出了有趣的假设,通过细节上的描绘,过程中的表现,不断地凸显出机器人何以成为人。在《冰浪》作品中,作者给出的非人/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感觉”,在于对“感觉素材”的处理。不同于“智能”的高低,对于感觉要素的处理,现在的文章很少涉及到这一点。毕竟感觉这种要素,在处理起来更加的微妙,更加难以通过理性来把握,而诉诸文字,就需要更强的文字技巧上的处理。而作者恰恰能够非常准确的通过文字,表现出“感觉”作为一个标准的意义与价值。对于机器人来说,可以收集视觉听觉触觉的素材,可以整理海量的数据,但是如何去感受这些数据带来的反应,如何将这些数字变成模拟信号,则是只有人类才能解读的了。

    同样是讨论类似的母题,pkd的《生化人能梦到电子羊那么》,提出的区分标准在于“共情”,非人不具备共情的能力。与之类似,这本《冰浪》恰恰也是通过“非理性”的要素,来区分人/非人之间的能力区别。而像是《诗云》《齐玛蓝》这些作品,则是在美学上讨论这个问题,也算是同类型的思考。或者从道德、宗教、艺术、终极关怀这些层面去探究人与非人的本质,是此类母题的一个突破方向。

    上面只是提到了最有代表性的两篇作品,其他的作品也是相当有意思,并从各种角度讨论了“人与非人”的可能性。像是《功能“十全”的大脑》就是对人的功能化的探究,类似《会唱歌的飞船》;《普特罗斯》关注的则是“非”人形智慧生物的特点,算是简单版的《索拉里斯》;《乐园》就是对于信息和人的关系的再次讨论,在大数据发展迅猛的当下,其实已经能作为法律案例了,《黑镜》有一集也是在讨论类似的内容。

    这本短篇集获得早川书房2017年“年度最佳科幻·日本篇”第一名绝非是浪得虚名。它在“人的异化”的这个领域,讨论得已经够深够远了。其中能够衍生出来的问题,足够让人仔细地阅读很久思考很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人与人的转化——读《寻梦芦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yo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