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菜根谭哲思读书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菜根谭》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菜根谭》

作者: 爱文字的小药师 | 来源:发表于2016-12-16 19:01 被阅读179次
《菜根谭》

第二卷:

(三十一)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原文: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译文:

怨恨会由于行善而更加明显,可见行善并不一定使人都赞美,所以与其让人感恩怀德,不如让人把赞美和埋怨都忘掉:仇恨会由于恩惠产生,可见与其施恩而希望人家感恩图报,不如把恩惠与仇恨两者都消除。

个人见解:

-1-

读到这句话,感觉挺震撼的,因为这完全突破了我的认识。比如:怨因德彰,即怨源于德。仔细想想,真的是这个道理。自古就有“恩将仇报”、“由爱生恨”的例子。比如农夫和蛇的寓言故事。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正在冬眠的蛇,误以为其冻僵了,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蛇受了惊吓,被吵醒了。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便因为自卫的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欲行善积德,但学识浅薄,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应。

表面上,这是农夫与蛇。实际上就是关于人们关系的一种寓言。如果农夫对此置之不理,也许就没有他们之间那种恩与仇的关系。然而,农夫却怀有一颗善心去救助了这条蛇。结果遭遇了不测。难道这不就是现在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吗?你帮助了别人,反而会招致一些不好的结果。

-2-

通过这个故事以及自己的一些社会阅历,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不要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崇高的事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算我们不说出来,从人性来看,也都是希望以后自己会有好报。当然,这样的恩惠一定是当事人给予的,而是这个世界对我们的回馈。但是这不一定是真的。种瓜未必得瓜,种豆未必得豆。毕竟,这还需要看当年的天气情况。

当然,我这样把人性说得太黑暗了,好像人人都是这样。尽管我能否认有些人有很高的境界,可以完全做到,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包括我自己。

第二:好人未必有好报。

尽管这是真的,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做个好人。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呢?这样的好人与坏人指的是外人的评价。其实,这真的很难评价。我们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好人与坏人来看,不要总是将人分为好坏,而是将人视为一个人来看。人本来就会做好事,也会做坏事。只是有些我们看到了,有些我们没看到。我想对人最好的评价并不是你是一个好人和坏人,而是一个本来就充满了人性善恶的一个人。

第三:善心未必有善果。

在之前的写的一篇文章中,我也提到过一件事。就是不要只是一味地行善,而不注重结果。这种结果不是自己获得了好的回报,而是善举本身是不是自己所期望看到的结果。比如:有人帮助留守儿童,却发现最后反而让孩子们没有觉得爱而成了一种例行公事,让孩子的心理变得有些扭曲。我想这并不是行善者本身所期望看到的。

所以,善心、善行未必会有善果。做慈善还是要有战略性,而不只是战术性的例行公事。比如:捐一点东西、随便聊聊天而不能明白被帮助者真正的需求,这样的慈善只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对慈善也要慎重。否则,没有助人反而害人。

第四:行善也要看对象。

人性都一样,但人却不一样。这确实存在一些偏见,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所以,在帮助人的时候,一定要看对象了,不是任何人都值得我们帮助。当然,这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是陌生人,我们不了解。如果是熟人,我们又难以拒绝。

在此,主要还是谈论熟人,因为我们对他们会有一点点了解。如果,你平时都觉得对方就不是你心中觉得可以帮助的人,那么就拒绝吧!当然,面对这样的人,还是要有策略,否则,我们可能会遭到报复。因此无论是助人还是拒绝人都需要认真思考。

第五:什么是真正的善?

真正的善就是无善。善与恶是并存的,只是在不同的时候表现不一样而已。有善就有恶,恶源于善。就像故事一样,如果农夫对蛇置之不理,就没有恩怨。真正的善是无声无息的,它不会让人产生恩怨纠葛。当然,这有点理想主义的色彩。毕竟,人性都有弱点。

-3-

结语:

尽管这篇文章有点负能量,但也是社会的部分反映。其实,简单地谈论善恶、恩怨会显得很苍白。尽管善心未必有善果,但善心也有善果。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并不是可以用一种单一的结论去解释的,而是我们要接受更多的价值观念。不要因为在一件事上受了挫,就觉得这个世界是黑暗的;也不要因为得到了世界的一点点好处,就认为这个世界无比美好。我想,不以善恶去评判这个世界,而是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也许,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END——

相关文章

  • 品味菜根一百零八

    108、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如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抛开...

  • 《菜根谈》108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There are two things to forget, one is to forg...

  • 【嚼菜根】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菜根谭》一O八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 若恩仇之俱泯。【解说】怨恨常常因为...

  •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菜根谭》

    第二卷: (三十一)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原文: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

  •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恩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一切怨恨都会因为善行而更加明显,所以...

  • 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菜谭根》有云: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一切怨恨都会因为行善...

  • 《菜根谭•上卷》一0八、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怨恨会因行善而彰显(行善不能面面俱到...

  • 《菜根谭》·107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原文: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怨恨常是因为德行得到彰显表扬...

  • 品读《菜根谭》: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吕鸿雁/文 原文: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总记得自己对他人的好...

  • 菜根谭之修身篇(十九)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 若恩仇之俱泯。 这句话说的是怨恨会由于行善而更加明...

网友评论

  • 胡煜:的确,无恶便是善。人要做到无恶已经很难。但如果还能行善,做一个好人,那本身就已经是自己的一份财富。
  • 梅开如雪:做人难 做个好人更难啊:pray:
    爱文字的小药师: @梅开如雪 深有体会。有些时候,还是挺无奈的。
  • 默默huangjuan:白天与黑夜并存,但其实我们更多的还是行走在白天。😉
    爱文字的小药师: @默默与君语 是这样的
  • 春风小绿叶:不以恶小而为之就是善,就是好人。在别人请求支援的时候,送上一点微薄之力就好。蛇快冻死了,给它盖一点柴草即可,把我住分寸,结果就是好的。
    爱文字的小药师: @春风小绿叶 说得好

本文标题:德怨两忘,恩仇俱泯——《菜根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zn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