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里面的人物有信陵君魏无忌,安陵君,缩高,缩高的儿子,秦王,信陵君使者总共6个人,多看几遍才能明白。
公元前247年,信陵君魏无忌率领五国联军把秦国大将蒙骜打的打败,退进函谷关内,不敢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魏无忌进攻秦国的管城时,遇到了顽固抵抗,进攻了好几次,怎么也攻不下来!
攻不下来,魏无忌只好把他的门客叫到一起想办法,研究对策。他的三千门客中,有人提供线索说,负责守卫管城的秦国大将,正是魏国安陵人缩高的儿子。
信陵君正在为攻不下城而烦恼,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派使者代他去对安陵君说:请你立刻把缩高送到我这里来,我就让他做五大夫,还可以让他担任执节尉。
安陵君说:安陵是小国,百姓不一定都听从我的命令,使者你自己去请缩高吧。
于是安陵君就委派一个小官引导魏国信陵君的使者前往缩高的家里。
在缩高家里,使者向他传达了信陵君的命令,缩高听后直摇头说:信陵君之所以看重我,是为了让我出面,去进攻管城。做父亲的攻城,作儿子的却守城,我一家人这会被天下人耻笑的。
再说,我的儿子如果见到我就放弃了他的职守,那就是背叛他的国君,作父亲的如果教儿子背叛,这不是信陵君所喜欢的行为。我真的不能接受信陵君的命令。
使者把缩高的话报告给信陵君,信陵君听完后,勃然大怒。
于是再派使者给安陵君施加压力说:安陵国也是魏国的领地。现在我攻不下管城,秦国的军队就会赶到这里来攻打我,这样一来,魏国肯定就危险了。希望你马上把活着的缩高捆到我面前!如果你敢不做,我就把十万大军开到安陵城下。
安陵君倒也不怕,十分有理地说:我的先代成侯,奉魏襄王的诏令镇守此城,他并亲手把太府中所藏的国法交给我。
国法上说:‘臣子杀君王,子女杀父亲,都是绝不赦免。即使遇到国家大赦,那些举城投降和临阵脱逃的人也都不能被赦免。’
现在缩高推辞,不受您给他的高位,以此成全他们的父子之义。
而您却说‘一定要将缩高活着捆到我这里来’,你这样是要让我违背襄王的诏令并废弃国法,我就是死,也不敢执行你的命令!
缩高听说这件事后对安陵君说:信陵君这个人,性情凶暴蛮横,而且刚愎自用,您的那些话必将给安陵国招致祸患。
我已保全了自己的名声,没有违背作为臣子应尽的道义。虽然这样,我又怎么能让安陵君遭到来自魏国内部的危害!于是来到信陵君使者居住的客店,拔剑自刎而死。
信陵君获悉这一消息后,身着素服,住到厢房,派使者去对安陵君道歉说:我真是个小人,被攻取管城的思虑所困扰,对您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我为我的罪过向您表示道歉!
参考
《资治通鉴秦纪1》
评论
缩高是为了保全安陵国,为了安陵国的安全,缩高自刎而死,看上去好像很忠义,实际上一文不值。为什么?
因为安陵国是魏国的一部分,魏国受到秦国的进攻,信陵君做的是保卫魏国的事,魏国在,安陵国才能在,魏国不在,安陵国很难保全。
信陵君叫缩高去劝他儿子投降,实际上是在保全魏国的利益,缩高不去,则是间接的帮助秦国。这实在是资敌的罪过,信陵君说让安陵君活着把他捆绑到自己跟前,已经算是很轻的惩罚了,其实他应该再加一句,如果不来,就把他就地处决才好!
信陵君这个人也是有点糊涂了,缩高不来,派个人把他打晕了带来就完了,反而给安陵君威胁,让缩高自杀,坏了自己的名声,实在不值得。
司马光对信陵君的行为也是莫名其妙,他评论说,信陵君为了国家安全,死了一个不听话的缩高,那也没什么,反而向安陵君道歉,承认自己是小人,这是分不清国家利益和父子之情谁重谁轻了!个人感觉,司马光说的是很正确的!
对此,你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