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终身成长》这本书,多是以故事叙述,提炼出的核心就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读了这本书,只要刻意提醒自己,调整到成长性思维模式的思维轨道上,相信做任何事情都会由内而外地充满信心。分享一下自己的几点感受与收获:
一、我的转变
曾经的我也是一位固定型思维的人,记得高中的时候自己成绩一直还可以,学习了绘画特长后怕自己成绩跟不上,为了满足自己那强烈的自尊心,我选择了退出年级优质班,去到了普通班。虽然当时成绩都保持得还好,可是我很清楚自己那时候的思维选择: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工作后的我,当时觉得在大城市无法立足,来到了小城市。我一步步地做着固定思维模式下的选择,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改变了。影响我的事件一是侄子选择中学,他父亲给他选择了:宁愿去优质学校做倒数第二,也不去普通学校做第一的事件触动了我。时光拉回到我回不去的昨天,我不能说我多后悔,我只是幻想了一下自己的另一种可能。影响我的事件二就是我读过的书和听过的专栏,让我渐渐打开了自己封闭的思维。应该是遇见得到APP后,我给自己立下了终身学习的FLAG。渐渐的我发现,生命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升级打怪兽的过程,我们根本不需要在某一个阶段就停止不前,当自己换了一个思考模式后,很多想法和行为都渐渐改变了。
二、两种模式的斗争
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并不是纯粹的成长型思维者,比如我一直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是成长型思维,同时在性格上我又会陷入固定型思维。不过,在成长型思维的不断影响下,我的固定型思维被一点点察觉,并且在不断地改变中。心理学告诉我,察觉是一切情绪地开始,我已经有了很好地察觉能力。包括学过的东西都在推陈出新,不断否定过去的自己,呈现全新的面目。
三、动态的思维成长
用心去体会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给自己的感受,我发现成长型思维反而让自己内在非常地轻松,我们努力,而不急于求成,我们失败,而不止步于当下。我们觉得未来的路根本没有尽头,正是这样,才充满好奇被带入更加愉悦的体验中。我觉得压力这个词,似乎和成长型思维是天生的矛盾体,以前的我总是因为事情带来的压力而发挥失常,而现在的我知道每一次的经历都不过漫漫人生中一个小小的点,困难远比你自以为的恐惧要渺小多了。要战胜的是内心的那份恐惧,因为人生是动态的成长过程,渺小的我也会强大。
四、思维模式与人际关系
换一种思维模式也是改善人际关系的突破口,首先会让别人看到你积极的一面,人都喜欢被阳光乐观地人吸引。在人际相处中不管是朋友还是爱人,遇到矛盾或者问题,我们都秉着去解决问题,思考前进的初心,及会有更和谐美满的人际氛围。
五、拥抱固定思维模式
拥抱固定模式就像拥抱失败一样,我们不要排斥自己出现这种模式,去察觉去思考形成的原因,做一个深刻的复盘去寻求解决办法就能转变思路,甚至还有给他起一个名,让他成为自己意识层面的一个伙伴,让成长思维去教育他,帮助其成长。
六、明确区别,转变思维
很清楚地列出了一个表格,关于两种思维的区别,我觉得谨记两种模式的区别,时刻调整自己的思维,也可以用刻意练习的方式,定好标尺,逐步调整,给自己更积极的人生。
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 阅读《终身成长》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