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唐太宗李世民说的。这话说的好多好啊,从过去中寻找教训来指导未来嘛,可是且慢,当别人跟你说要“以史为鉴”的时候,你得先问问他,这个拿来做借鉴的历史,有没有掺杂想让你拿这个当借鉴的人的私心呢?
比如说,孔子和孟子是东周时候的人,他们经常提到尧舜,可是呢,再往前,西周时代的人,离尧舜更近吧?可是他们基本上只提治水的那个大禹,反而不怎么提尧舜。再往后,秦汉时代,什么黄帝啊神农啊盘古开天地啊,都出来了。
可见,这一代一代的人谈历史,根本不是根据自己知道的照直这么说,而是都带着某种目的,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呢,也正是这么一代一代人层叠累积地讲出来的,经过了无数代的加工。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就说,中国的古代史,是“层累地造成的”。
不过呢,你也别觉得说,既然历史都是篡改的,那就都是假的呗,那我干嘛要读历史啊?其实,就算现在你看到的史料没多少是真的,我们也能从这些所谓虚假的东西里面,看出很多真相。
我们都特别熟悉的大诗人陶渊明。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啦,什么桃花源记啦,什么“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个人的形象是特别淡泊名利、潇洒飘逸。
不过呢,很遗憾,这个形象,基本上都是层累假造出来的。首先,所谓“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个故事,人家曾祖是大司马,外祖父是征西大将军,就算父亲早死家道中落吧,也真不缺这口吃的,有学者考证,他当县令的时候之所以离职,主要是妹妹去世要去主持后事,根本不是有人欺负他。
甚至呢那句著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是他的原句。哈佛大学教授田晓菲教授考证,这句话的原句,应该是“悠然望南山”,意思是,在篱笆前采摘了菊花,抬头眺望远处的南山。但是后人呢,改了一个字,变成了“悠然见南山”。田晓菲教授考证,这个“望”字,就是苏东坡本人改成“见”的。
为什么呢?你体会一下,望,还是一个主动的行为,先有了想法再去看嘛,可是“见”呢,那就不一样了,山在那里我爱看不看,抬头看见你了怎么地吧?
这个姿态就更随性了嘛,更仙儿了嘛。所以后人甚至会更进一步,把“悠然见(jian)南山”,读成“悠然见(xian)南山”,我甚至见都没见,是你自己现出来的。这就更大爷了,或者说更淡泊无为了,所以你看,陶渊明的这个仙气,是一代一代人层累着制造出来的。
从篡改中我们学习什么?
首先,陶渊明之后,每朝每代的人都在改他的生平故事,但是只有宋朝从苏东坡这儿起的流传了下来。为什么?因为雕版印刷术到了宋朝,才真正普及起来,而不是在其被发明的唐朝。
其次,为什么是宋代而不是唐代,人们特别需要陶渊明这种隐士风格的偶像呢?
因为知识分子地位提高,有一个专门的文人阶层出现了,他们除了当官入世之外,总还得有点出世的小情怀吧?
正好,陶渊明挺合适,你看中国绘画史,从之前的匠人画到宋元的文人画,就大概能明白他们喜欢的是什么调调。
我们读历史,千万不要一板一眼地读史书,把史书的记载当成真实的历史。《庄子》中有个故事说,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种种关于先人的记录,就跟我们看到地上有脚印一样,我们看的不是脚印,而是要通过这个脚印,去探求鞋子乃至人的样子。
所以,与其说我们是以史为鉴,不如说我们是以 “历史被修改的方式”为鉴。意识到历史都是脚印之后,然后逐步去探究,历史为什么会被这样修改,目的是什么,结果是怎样。这才是真正看待历史的态度。
历史被修改了不可怕,学的是错误的历史,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一个批判性的学习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