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读书尘妈育儿经
女儿对《兄弟相残》故事的看法

女儿对《兄弟相残》故事的看法

作者: 尘尘肥妈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21:21 被阅读88次
    女儿对《兄弟相残》故事的看法

    女儿今天看《林汉达的中国故事》,晚上她和我讲了一下对于兄弟相残这个故事的看法:这个妈妈明明不喜欢她的大儿子,甚至要小儿子造反杀死大儿子成为国王。而她的大儿子也是费劲心机让他们的计划破产,甚至说出:非黄泉之下而不相见。可见大儿子也不想孝顺他妈妈,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孝顺?这是逼迫孝顺。

    小孩子用感情直觉思考问题,总是很通透,问出问题的根本。我们常常说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其实是假的。只能说我们大部分人是爱自己孩子的,大概率事件,但是真的父母都爱自己孩子么?不爱自己孩子的人大有人在,前几天有一个视频很火,就是一个小女孩吃饭时候无缘无故被父母打了一顿,从孩子反应来看,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孩子不哭不闹只是忍耐。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增加了很多附加条件,比如要听话,要学习成绩好等等,有时候孩子是父母的产品,会因孩子成就而沾沾自喜,因孩子失败而气急败坏,而这故事中的母亲是因为孩子出生时候难产让她痛苦而痛恨他。因是女孩,遭人白眼承受外来压力,而虐待女儿的妈妈可不是少数。因孩子淘气或成绩下降,被老师训斥,回家所谓的管教孩子难道真的没有泄愤的成分?被老师训斥丢人,回家当然是找孩子算账。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真的是我们认为的那样爱孩子么?我好像不敢说。我甚至觉得我爱她不如她爱我那么浓烈。只是大人有言论优势而已,所以父母爱孩子变成一种共识。而孩子爱父母却变得飘渺无声中被抹煞。

    我相信爱都是有条件的,是相互的,是感情的流动,包括对父母子女的爱。从这一点上讲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最纯粹的,他把生命完全交给你,没有任何质疑,父母的爱都及时用温暖的小手搂抱或者湿漉漉的小嘴亲吻来回应。如果孩子的爱得不到回应,孩子自然会受伤害,被忽视的孩子其实一辈子是不安的,被控制的孩子是痛苦的,这就体现在青春期的背叛中,他们终于在能力上和父母抗衡所以要以牙还牙。

    在爱中长大的孩子自然有和父母愉快的连结,孝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可是如果他没有感受到爱,非要他孝顺,只能是强人所难。女儿的质疑我可以理解。

    但是郑庄公为什么不爱他的妈妈,却一定做出孝顺的样子?

    因为他是国王,国王对于子民,文化宣传就是父母。如果国王自己可以不孝顺,那么子民是不是也可以不敬畏他?所以郑庄公因此坐立不安。颍考叔看出了郑庄公的意图,所以给他出主意,让他圆一个孝顺的名声。因此,故事结尾:郑庄公扶着他母亲出了地道,上了车,故意转了好几条大 街,让百姓都看看,才慢慢地回到宫里。

    孝顺一直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统治教育方式,从孝顺迁移到忠君。因此也神话父母对孩子的爱,认为是不容置疑的。其实如果从这里质疑,就知道忠君那就更荒谬。君不爱民,民为啥忠君?和父母大部分爱自己子女不同,不爱民的君可是大概率事件,史上爱民如子的君王,没有几个吧?(当然君王有时候对自己的子女也很残忍那就另当别论。)因此孔子说: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亲有父亲慈爱的样子,儿子才去孝顺,国王有国王仁义的样子,臣子才要忠诚。而我女儿要说的可能也是这句话吧?看来《论语》要再看看才行。

    这件事情能不能说郑庄公狡猾、错误?也不能这样说,郑庄公还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王,他懂心理学,也愿意控制自己,毕竟我们都不能如婴儿一般只靠纯真就可以生活。郑庄公知道君君臣臣的道理,才坐立不安,他愿意为他成为国王的样子而努力,即使妈妈不爱他,他也愿意原谅她。从这件事看他是个好国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女儿对《兄弟相残》故事的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wk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