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这么多,却还是老样子。”朋友小K跟我抱怨道。
小K虽然是在负能量,但我却一点儿也不反感,因为我太能理解他的心情了——他可算是得到的忠实用户了,专栏订一堆,语音听书买一堆,没事还要听李翔知识内参——“李翔可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呀,我要听听他的内参是怎么讲”。小K花了很多钱在买知识上,不可谓不上进,但就是没有太多长进,连我都为他有点儿不平。
花了钱却没学到东西,这确实令人沮丧。但沮丧归沮丧,找到原因才能更好前行。细细地问过小K才知道,他订阅的专栏数目虽然多,但对每个都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就想着赶紧读完”。语音听书虽然方便,但讲的道理都是当时觉得挺对,之后很难投入实践,摘下耳机就又开心地刷微博去了。至于李翔知识内参,更像是百家争鸣的大杂烩:刚讲完“为什么更好的产品不会赢”,又来说“做好产品的因素”。从中长点见识还行,要想掌握知识,那只能呵呵了。
小K焦虑的,是自己付出了时间和金钱,却依然没有学到知识。知识焦虑,正是当下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许多白领们共有的状态。在“知识就是财富”的感召下,大家前仆后继地奔向知识,力图让自己更有竞争力。那么,究竟知识是什么?如何才能获得知识?百度百科说“知识是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我查阅了各种资料,总结出了知识的一个关键点:知识是一种系统的认识。知识不是零散的关于某个事物的信息,而是从各角度建立起的帮你全面了解一个领域的信息。它能帮你建立起处理某个领域问题的框架,让你在某个方面可以成为专家,处理各种问题。“成为专家”,也是小K希望得到的结果。所以,从知识的系统性这个特点来看,我们必须学到知识框架里的大部分点,才能算是掌握了这一门知识。而只知道零星片段,是没法应付实际的问题的。因为实际的问题往往复杂而多变,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才能保证以较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这样来看,仅仅通过收听别人归纳总结的书里的内容,和这个专家一句、那个专家一句的“知识内参”,都是无法让人系统得掌握一门知识的。现如今,确实有这样一种潮流,就是把知识包装成轻便的“资讯“——各种概念、原理、想法被简短地描述出来,然后由那些带有磁性的声音念给你听。看起来好像是获取知识更容易了,其实是让人更懒惰了。知识变成了便利店里小包的糖果,饿了的时候就去买一包,解解馋。但只靠这些糖果包,你永远也长不高、长不壮。
而且,用听书、听知识的手段,对于学习,也不是很有效的手段。原因很单纯:脑子跟不上啊!语音说书,那录音会以近乎正常说话的语速讲述一本书的内容,留给大脑思考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大脑只能被动地接收,并没有思考这些观点的时间,更别提结合自己过往的经历以及现实实际的时间了。但如果是读书,则很不同。读书的时候,我们阅读的速度要慢很多,而且你随时可以停下来,写一写,想一想。大脑有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刚刚获取的新的信息,然后把它们变成自己成长的养料。
那么这些知识资讯,对于学习一门知识就一点用也没有吗?也不是。这些知识咨询,可以为你提供各种知识的预览图,让你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如果对这门知识感兴趣,接下来就需要静下心来读这门知识的书、学这门知识的课,系统得掌握它。
古人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想达到的远方,它可能是成为业界闻名的设计师,可能是成为微博的网红达人,也可能就单纯的是想拥有千万家产。但无论是怎样的目标,都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做,去行动,才能一点点靠近那个理想。把空闲时间都用来打王者荣耀,你只能得到钻石称号啊,哟喂。
作为同样知识焦虑的我,很懂你很焦虑,很懂你想成长。在经过了自己的不断实践和摸索,我只想坦诚地跟你分享我的经验:只有脚踏实地的学习,才可以帮助我们成长;而不断的成长,可以缓解我们的焦虑。别嫌进步慢,重要的是一直在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比昨天的自己多收获一点点,就是让人踏实的成绩。
开始行动吧,让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