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盐五言六
今天下午到张元济图书馆参加一个涵芬培训活动,主题是:声情并茂——让配乐为你的诵读“加滤镜”。滤镜这个词我只在图片编辑时见过,不同主题的滤镜,可以使图片出现不同的色彩效果,比如绘画、暖色调、冷色调之类的。怎么给诵读的一段语言加滤镜呢?那当然是音效的处理,配乐的装饰,让诵读更有味儿,更吸引人。
主讲老师的名字也很有特色——柴火猛。姓柴不奇怪,有趣的是“柴火”这个词很有烟火味儿,朴实、温暖,有饭菜香,有家庭感。第三个字“猛”,又把这份烟火味儿加足了料,特别旺,特别闪亮,特别红火,特别满足,特别喜悦。不知他的父母给他取名时是否有这种想法。
柴老师五十多了,但看着非常年轻,完全属于“新男人50一支花”的行列。他是我们地方传媒中心全媒体运营中心主任,也是张元济图书馆涵芬朗诵团的指导老师。我不大擅长朗诵,但是常常辅导孩子们朗诵,所以看到这个活动的时候,立马报了名,觉得自己有必要学习学习,增加一桶水的量。
柴老师是个实实在在的人,实打实的纯操作性讲演,让我受益匪浅。
平时用手机听音乐最好配备纯音乐耳机,他带来了三个铁三角耳机,我尝试听了一下,音质确实清透柔和,比普通的悦耳。他说给朗诵配乐,只要把电脑、手机、耳机三者做简单的连接,两块连接设备就手掌那么大,可以控制音效,并使耳机有耳返的声音,就能直接录制。
他用热点朗诵做开头——庆祝建党百年时的四个年轻人现场朗诵,分析话筒的设置和音量的协调控制,都体现了配乐朗诵设备的重要性。
接着播放《半条棉被》的朗读样本,让我们寻找配乐的魅力。我一听就知道是小提琴,小提琴的音色是特别能牵动人心的。原来这段配乐源自于喻越越的歌曲《红纱巾》,一般歌曲的伴奏都以和弦为主,主旋律只体现在歌词的演唱里,可是这段配乐明明是小提琴在奏出旋律线。其实这种情况一般就出现在歌曲的引子和尾声部分,把这两部分截取出来,就可以作为朗诵的部分配乐,非常美妙。
平时我也会用这种方法找配乐,根据朗诵内容和情感,想到一些旋律或者歌曲,然后去搜出来听听,觉得合适就截取。要找到好的配乐,必定前期积累很多的音乐素材,平时多聆听音乐,各种不同风格,各种不同类别的歌乐曲,才能找到灵感,并快速准确地找到合适的配乐。
《微光》诵读片段,讲述的是一个弱视歌唱家的坎坷人生路,把拜访片段与诵读参差衔接,并进行片段式配乐,给人一种励志的鼓舞的感觉。
最有特色的是第一段采访录音后的衔接配乐,快速的螺旋式的钢琴旋律由弱到强,突然出现一种突兀的关门声,结束得干脆利落。这段配乐是柴老师想了两个晚上,早晨醒来时想到了《贝加尔湖》的CD版本中似乎有合适的音乐,终于使他满意了。他说:“我想通过关门声的突然出现,来预示主人公的不平凡人生,上帝关上一扇门,必定开了一扇窗。”
看来柴老师是个追求完美的制作人。
《你好 宪法》是一个学生的朗诵片段,配乐给人一种阳光普照的感觉,但又不能太大气。确实,大气的音乐是很难用朗诵来驾驭的。我曾经用《英雄的黎明》前奏给孩子们配乐,总觉得后半段不合适,气势太大,扩展后很难收回来,后来只截取了十几秒。
再说宪法这个朗诵主题,其实是去年疫情期间的一个比赛,因为不能聚集,采用的是视频赛,我选送了高陈小朋友的一段,没想到还得了一等奖。但是跟这个片段比较起来,逊色了很多,关于配乐,我当时太仓促,根本没有仔细研究,惭愧啊!
再来瞧瞧柴老师的配乐编辑器Adobe Audition 软件系统,据说他运用的是版本3。我用的剪辑软件是纯英文版,全靠尝试出来的,用得也不溜,没有用过这个A Au软件。一看到中文版本的,就特别喜欢,打算空的时候下载来研究一下。
看他操作自如的现场录制一段干音,然后熟练地编辑,据说效果选项里加混响两百至三百比较合适,我默默记录了下来。
具体编辑的话,说说很简单:找一段音乐,尝试用两个声道配合播放,觉得合适就进行叠加,听听是否美妙,全凭感觉,最后合成新的音频文件。至于自己实践,那得好好探索一段时间了。
他还有令我眼红的宝贵财富,看看他的班得瑞金革音乐集,海量音乐素材,标注了风格和用时,羡慕啊!柴老师说课后分享给大家,真是太好了!
没有专业设备,不会用编辑器怎么办?还有更简单的呢。柴老师推荐了配音秀、唱吧 、全民K歌等软件,怎么用?只要先把干音录制好,最简便的方法是手机录音,直接对着手机录音口就行。然后把音频文件转化为mp3格式,导入到软件中,选择合适的配乐,自动合成,最后导出新的音频文件就行。
柴老师这么一说,大家更带劲儿了,纷纷下载软件,并建了学习交流群,打算回家各自实践操作呢!
要知学习结果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哈哈……学无止境,乐在其中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