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肚子
提起林徽因,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她纠葛的情感故事,和她书写的“你是人间四月天”。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或想起,抗战时,林徽因被问:“敌人打过来怎么办?”,她喊出了“门外不就是扬子江"的决绝。
在北京古城墙要拆除时,她喊出了“你们会后悔”的反抗。
世人对她的误解太深,她从不沉浸在情爱里,她一生心系的,是祖国,是建筑。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30576/f3c489c2cd128cbe.jpg)
当年中国古建筑研究一片空白,林徽因和梁思成等人,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中国十五个省、一百九十个县,考察了两千多处古建筑物。
在山西佛光寺东大殿考察时,林徽因觉察到在一根梁底上有非常模糊的毛笔字迹象。
兴奋之余,她马上投入工作,仰起头,努力从梁下不同角度去观察,获得这座佛殿是位妇女捐赠的信息,且推算出这座唐代建筑的年份。
那一天,佛光寺遇到了知音。
而我想,不仅是佛光寺,中国的许多古建筑,因为他们,都迎来了被铭记的光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30576/bcb9a4a087fa1713.jpg)
她的儿子说:“对于建筑,母亲是当做近乎神圣的事业来献身的。”
她的生命,是为建筑燃烧到最后一刻,她呕心沥血留下最后的作品,是共和国国徽。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30576/d82142ed2651d8d0.jpg)
时至今日,人们提起她时,请勿津津乐道那些风花雪月的情感故事,而遗忘她的才情、风华。
今天,我想为大家还原林徽因的真实样貌,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这位栩栩鲜活、风华绝代的佳人风范。
林徽因是清华大学教授,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民国九年(1920年)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民国十二年(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
民国十三年(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获美术学士学位。
后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与梁思成圈阅批注中国营造学社藏本《大唐西域记》(数百处唐代建筑及地名),发现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解放后,林徽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著有《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文集》。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与世长辞,享年51岁。
注:图文部分源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