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电视时被一个节目吸引,应该是重播的,这是一个倪萍主持的节目《等着我》,在节目中有一个叫张耀东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从外表看你一定以为他是一个盲人,实际上他与盲人差不多,一个视力仅有0.02度的人。
就是这样一位近似于盲人的大男孩却有着让常人无法岂及的智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又是有什么样的智慧?为什么来到这个节目?这位来自甘肃天水的男孩,他向节目的诉求是想实现学中医的愿望。在倪萍这位著名主持人的引导之下,耀东叙述了他自己的故事。
听着他的叙述,我内心深处被他的勤奋所触动,泪花也不由得挂上眼角。就是这么一个外人看成是盲人的孩子(我看到他手里拿着盲权),高考却能考出558分的好成绩,高出当时的一本线15分(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这是2014年的事)。显然这件事已是过去发生的,让我震惊的是他的成绩并不是在盲人学校考的,而是与正常人一样参加的高考。
当时是国家第一次允许盲人参加高考,而他考出了全省第二的成绩,因为国家有规定,这样身体状况的人不适宜学习他所报的专业。而他也知道有这样的规定,由于不知道能否学成自己心仪的专业,由此才想到要向专栏求助。
这位优秀的男孩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有一颗阳光的内心,当倪萍问他有没有因为自己的缺陷而感到苦恼时,他丝毫没有忧伤的口气。从他笑对人生的心态中,我看到了一个阳光男孩,与我开始看到他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在我眼中他变得像一个战士那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对身体的残缺他没有抱怨,而是用着常人不可想像的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他不依赖父母,完全能够独立生活,他看书的时候几乎是眼贴在书上。
就是以这样的学习方式让他能够清晰地指出人体的260多个穴位,可以把汤头歌诀(一本中医书)倒背如流,他的这些技能即使一个专科生也做不到。看到他能达到如此的水平,不由得让我想到他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有如此成绩。
从耀东的这件事上对我的触动很大,为什么那些身有残疾的人会如此阳光,而身体健康的人却会被灰暗的笼罩。看一下现在多少人身陷抑郁症的困扰,而且这一数字呈上升趋势,如果他们能够心向阳光又怎会被那心里的雾霾困扰。
可以看到耀东的父母对他的影响最大,在他们的眼里孩子与正常孩子一样。他们没有因为孩子的缺陷而放弃对他的鼓励与教育,而是用爱与包容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思考与学习的。
现在人们有一个通病,心里总是装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结果让孩子也非常反感这样的句式,一张嘴就说人家怎么怎么样,就好像人家的孩子什么都不干就变得十分优秀。如果看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是一帆风顺走过来的,他们都经历了人生的曲折,才达到了人生的一个高度。
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站着的高度,却没有看到他们付出时的艰辛。要用一个正确的心态来看待现在的一切,看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到哪去,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不要再用旧思想去看自己的过去,而是要学会审视自己目前的行为是依据什么去做的。
只所以现在我们不优秀,是因为没有去做让自己优秀的事,孩子不出色,是因为做父母的没有意识到自己教育有问题。吾日三省吾身是我们知道的,可是又有谁真的做到,做到三日一省则当属不易。
想让孩子读书,自己就先爱上读书,想引导孩子学习,自己就去做个学习的榜样,当孩子看到你的行为时,就会跟着去学。有些家长因为学习的事凶巴巴地对孩子吼,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就事与愿违了。
学习原本就是一件不容易事,给孩子一个舒适平和的环境,让他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激发他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父母者哪一个不是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可是优秀的人只有少数,个人认为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而不是孩子。
孩子在不懂事之前父母是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则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想要孩子的未来有希望,自己就要活在希望里,才能让孩子看到希望的光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