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人际关系的“百慕大三角”:受害者A—施害者B—拯救者C三种角色。
2.三角关系的运转机制:A认为受到了B的伤害,但是不和B直接沟通,反而向第三人C吐露、抱怨,把C当成A的拯救者。
3.A向C倾诉,并非寻求对AB之间的冲突的合理反馈,也不是寻求如何解决问题,只是为了确认A是对的而B是错的。希望C支持A的立场,让A倍感安慰,可以释放痛苦,并且逃避直接与B对话。
4.关键在于,三角关系现在也制造出B和C之间的不和,而他们甚至没有起过冲突。
5.三角关系的破坏力极大,它成功地让问题无法解决,让人们互相反目,阻碍个人成长和改变,分裂组织,然后以同样的模式来感染其他环境。
6.圣经:“如果有人在你们之中制造分裂,提出第一次和第二次警告。从此以后,不要再理会他们。因为这样的人已经偏离了正道,而他们自身的罪会加罚于他们。”
7.习惯于分裂的人,不愿意认真地审视自身并努力解决问题。相反,他们宁愿人们与他一起站队、支持他,而不是营造团结统一和寻找解决方案。
8.三角关系的解决方案/免疫系统:
•第一,指出问题所在。
•第二,互相之间订立规则或契约,以促进从人际关系中消除三角关系。
•第三,实际操作中,和关系中的其他所有人都达成共识,谢绝加入扮演C。
•第四,好好地接收反馈。
•第五,培养自身的技能和团队的技能。
•最后一点,做个明智的人。
9.在真正一对一的问题上,只要有可能,永远记住首先尝试直接沟通,A和B直接沟通。若没有正当理由,不要去找C。
10.成为高成就者的必要条件:
•他人对个体的生活和表现有极大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的作用可以是积极或消极的。
•必须具有“开放的系统”,敞开心扉接受他人带来的积极力量。
•承认自身脆弱,并愿意接纳自身的需求。
11.第四层次人类关系提供了特定的组成部分:支持,自我控制,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对失败的务实积极态度,精益求精和推动作用,步骤,结构和过程。
一行精华:
人际关系的“百慕大三角”:受害者A—施害者B—拯救者C三种角色。
永远记住首先尝试直接沟通。
触动,反思,改变:
我们在不经意间,都有可能成为ABC三种角色之一,知道了三角关系的危害性,我们就需要正视和重视了。
•如果是A,应该尝试跟我们认为的B直接沟通,而不是去找C。由于前者明显更困难,而后者看上去几乎没什么成本,因此我们很容易屈服于避难趋易的天性,三角关系就是这样传染开去的。
•如果是B,B是A在内心自行设定的,我们不太可能及时知晓。我们一旦得知,就应该和A直接沟通,而不是去找C,否则就会从B变成了新的A。
•当A找上我们的瞬间,C就出现了。这个时刻我们应该努力抵御“吃瓜”的诱惑(真的太难了),先STOP住A的倾诉,不要给A所谓的安慰,然后建议A直接和B沟通。
“谣言止于智者”,这是我们修炼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