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笔。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驾驭文字,把自己情感和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
如果你文笔太差,那么尝试以下五个方法,狠狠地提升文笔,你也能写出文采飞扬的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7214426/b4fd914b3130c220.jpg)
01 精准的词汇
作家庆山在《一切境》里提到:“作者描述物体会精确描述它的属性。他不会含糊地写,一把椅子,而是写,一把刷漆直背椅子。我也喜欢这样,通常这意味着付出更多精力。为了查清楚具体的花、树、草、建筑、材质,必须仔细翻阅专业资料及做记录。但就书写层面而言,质感完全不同。”
越是精准的词汇表达,写出来的质感就越好。
比如写水果,就不要只是写“水果”,而是具体写出来是“苹果”,或者“香蕉”,还是“橘子”。
名词的积累,从辨别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具体的名词称呼,而不是用笼统地概括的词语来称呼。
02 具象的表达
具象的词汇表达,要求我们的写作对象具体而形象。具象的词语表达,会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更具有感染力和表达力。
比如说到颜色,我们就不要只写蓝色,红色。可以尝试写湖水蓝,西瓜红等。
作家张爱玲,特别擅长颜色的描写。比如《半生缘》描写顾曼桢这个人物服饰的颜色:
“她在户内也围着一条红蓝格子的小围巾,衬着深蓝布罩袍,倒像个高小女生的打扮。蓝布罩袍已经洗得绒兜兜地泛了灰白,那颜色倒有一种温雅的感觉,像一种线装书的暗蓝色封面。”
很显然通过这种红蓝色的搭配,描写出她的服饰颜色很苍白,有些陈旧,看出了她的家境贫寒。同时也体现出她的性格特点—温婉、质朴,人淡如菊。服装与颜色搭配,都符合作者对人物的一种设定。
![](https://img.haomeiwen.com/i7214426/edf98b14e779393e.jpg)
03、准确运用修辞手法
美妙的文章离不开各种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文章有了修辞,就有了文采,有了更多的可读性。
例如:张爱玲《白玫瑰与红玫瑰》里的这段话: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振保的扇子却还是空白,而且笔酣墨饱,窗明几净,只等他落笔。”
把人生比作折扇,晕染出不同的桃花扇。这个比喻,听起来,就会耳目一新,又让人深深回味。
钱钟书曾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可以说是修辞之王,无喻不成章。比喻可分为化虚为实,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是常见的,古诗词中常把看不见的愁,比作各种可以感知的实物。
例如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还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看不见的愁,比喻成烟草、风絮、梅子雨,还有一江春水。
化实为虚,比如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把花和雨,比作梦和愁,化实为虚,意境深远。
修辞手法多种多样,除了比喻,还有拟人、夸张、排比、通感等修辞。只要运用得准确,就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加文采。
再来看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这句话:“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似的。”
作者把嗅觉、听觉,还有比喻的修辞手法共同使用,让文字更有美感,更有画面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7214426/6cd09c842aa142ae.jpg)
04 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联想,即通过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两者之间有某些共同点。
想象,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创造出另一种形象,这种形象可实可虚。
“寂寥的时光,也如茉莉一般,哗啦啦地盛开了,开在一卷清凉的秋风里,也开在寂寞的秋的清愁里。”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但是在比喻的时候,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由时光联想到茉莉的盛开。这样的写法,既有文采,也很有新意。
05、句式的转换
适当地变换句式,能使行文摇曳多姿,能更好地突出作者想要强调的内容。
可以把主动句、被动句、否定句和反问句交替使用,也可以用对偶句、长短句增加文章美感。
主动句与被动句,可以强调是主动还是被动,表达作者的感情色彩。
肯定句、否定句与反问句,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使语言表达更加变化多姿。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就体现了语言的均衡美和对称美,可以加强语势,使语言和谐,强化语言的感染力。
散句则是由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形式参差,错落有致,表意更为自由,体现了语言变化的美感。
长句字数多、内容信息量大,表达的意思更加严谨而细致。
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
各种句式的综合运用,灵活搭配,就能极大地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
提升文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需要我们坚持不断地练习。
只要你掌握适合的方法,在时间的加持下,你的文笔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7214426/895b74c41020e685.jpg)
作者:茶诗花,安般兰若签约作者,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开一间茶馆,饮红尘悲欢。执一支素笔,写世间温情。已出版美文集《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光阴如禅》,新书《零基础学写作》全网热销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