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营 | 第十期第五讲作业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城市的日新月异成为现代生活进步发展的标志。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城市生活是无数农村人的向往和梦想,到大城市去也是农村学子鲤鱼跳龙门的奋斗目标。
但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真的就如同土旮瘩飞向天空之城的美好吗?远离乡野去城里生活就等于享清福吗?也许真实的内心感受并非如此。
毕飞宇的短篇小说《生活在天上》,讲述了一个老蚕妇被儿子接到大城市享福却遇到种种不适应而又重新养蚕的故事。这篇小说2000年获得江苏省首届紫金山文学奖。
让我们通过这篇小说,来品读一下乡村与城市之间无可融合的天壤之别。
01 从乡村进入城市
一般而言,衣食住行最能在感观上体现人们的生活水平,锦衣玉食、汽车楼房也最能在外表反映一个人的经济条件。大儿子用一辆人人羡慕的桑塔纳轿车将母亲蚕婆婆从断桥镇的乡村接到了大城市。
蚕婆婆从一个以养蚕为生的农妇,一跃而成为去城里享福的有钱人家的老太太。而且她有五个都跳了龙门进了大城市的儿子,那是可以在五大城市轮着转地享福,这样的晚年生活怎么不叫断桥镇的人艳羡呢?
蚕婆婆离开老家时应该是高兴得合不拢嘴的。但是,要离开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她依然恋恋不舍。为此她怀念过世的死鬼丈夫。而丈夫的话对她又是一个警醒:劳碌惯的人,保持微笑比强忍眼泪还要难,因此最难收场的是自己的笑。
吃苦是家常便饭,有泪往肚里咽也是寻常,微笑反而变得困难了。而往往,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蚕婆婆要脱离她习惯的农村生活,去面对另外一种自己全然不知的城市生活,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一种陌生与恐惧让她有哭的触动。怎么笑得起来,又怎么保证自己能笑到最后呢?
这里通过汽车这一现代稀罕物恨不得开进家门槛的进村,加上村民们围观的状态描写;蚕婆婆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以及心理活动变化的微妙细节,将一个即将进城享福又担心不舍而喜忧参半的老太太世界,由外及内又由内向外地呈现出来。人物形象因充满矛盾而立体丰满起来。
汽车进入大城市后,在大厦车库里蚕婆婆晕车呕吐,既是对旧生活下定决心的告别,吐干净了好做城里人;也从侧面揭示了大城市光鲜背后环境污染的诟病,并非看到的那般亮丽美好,还有不为人知令人作呕的隐秘之处。
当他们乘坐电梯上到二十九层儿子的家,蚕婆婆的感观和内心的冲击无疑是翻天覆地的。儿子的新家在高楼大厦的顶端,与云比肩,悬空的感受让蚕婆婆以为住到了天上。而大地不在脚下,让她失去了安全感。这里的母子对话,让人领略到深深的哲思。
儿子:不住在天上怎么能低头看人?
母亲:低头看别人,晕头的是自己。
儿子:低头看人头晕,仰头看人头疼。还是晕点好,头一晕就像神仙。
也许,城里的生活看样子像神仙一样的享受,实际上是晕了头的错觉,更像一种自欺欺人的麻木。
02 在城里怀念乡村
装修气派豪华、家具一应俱全的新居却没有家的样子,儿子爱母亲,却总是早晨出去直到夜里才回来。蚕婆婆依然是留守在家的孤独的老人,只不过变化的是留守的地方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
本来母子之间的爱靠着亲情在维系,但是因为城市生活里金钱至上的物欲横流,时间与空间的陌生感更加重了孤独。新的生活环境让蚕婆婆不敢轻举妄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而大儿子也是孤独缺爱的。虽然他拥有天堂一般的居所,却没有人间最普通的婚姻幸福。在儿子出门一定要带钱的意识里,城里生活的一切都是唯利是图,没有钱寸步难行。她身在城市,却只能活在对农村旧时光的回忆里。
蚕婆婆养蚕的一生是蚕宝的生命赋予儿子们成长的奉献的一生。就像蚕宝吐丝作茧的过程,又破茧成丝迎来五个儿子新学期的进步与希望。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然后成为五个城市里的佼佼者。如今却无一例外都失去了乡音,忘了根。
处处都是孤独的影子,儿子孤独地忙来忙去,蚕婆婆孤独得欲哭无泪。她要烧香拜佛,去跟死鬼丈夫诉苦。城市是一个上得了天却入不了地的鬼地方。太阳进了城也不行,除了分个昼夜,其它的没有一点生机。
但是,城里的儿子连菩萨都丢了,烧香拜佛故意走错了地方还觉得无所谓。因为不知道信仰的力量,导致信仰的缺失。而蚕婆婆虽然目不识丁,却有着坚定的信仰。一生良善,心里有菩萨,走到哪里都不怕。
作者拿着一支神来之笔,让人物的记忆在现实中来回游走,生动的生活场景在过去与现在之间自由切换,这样的表现手法如庖丁解牛。将一处处细节描写分解得不差微毫,继而又能上下无缝对接地还原出一个完整的血肉骨架整体。
庙宇和教堂是两种不同的信仰,两者之间截然相反的观念,寓示城乡之间的天壤之别。在对罪与罚、善与佑的处置中,信仰的作用也是云泥之别。而没有信仰,也就意味着浑浑噩噩,注定要迷茫。哪怕是在城里,凤凰飞上枝头。
03 将乡村搬进城市
蚕婆婆知道信仰的力量,因为在扶养五个儿子的困苦日子里,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像蚕吐丝一样维护了自己脚踏实地的生活。现在,也只有养蚕,才能带来家的温馨,才能回到过去母子六人相依为命的美好时光。只有找到过去的生活方式,才能复制充满生机的生活。住在仿佛是天上的城里,不如住在桑叶泥土的乡村接地气。
养蚕是蚕婆婆的习惯和使命。城里没有蚕,她就必须要回乡下去。儿子为了留住母亲,想到了城里养蚕的荒唐之举,将蚕婆婆过去的农村生活清晰地嵌入城市里一个闭塞狭窄的空间。既不可思议,又符合逻辑,本质上源于对母爱的反哺与感恩。
但城里人光鲜外表下的冷漠与自私,爱在大城市里的残缺与彷徨,充裕的物质条件填补不了精神世界的空虚与匮乏。采桑女也沾染上了城市虚伪势利的习气。为了满足她的坐地起价,蚕婆婆误将自己反锁在门外。
故事以养蚕失败的悲剧告终。缺爱无信仰的人们与住在天上的蚕宝无异,浑浑噩噩地把自己掏空,作茧自缚;又像没有温度的火,机械迷茫地燃烧,忍受着疼痛,最后成为躯壳。
没有爱的滋养,看似美好的天空之城,不过是个空中楼阁,虚无缥缈、令人晕头转向;或者成为困宥人的牢笼,令人作茧自缚。唯有充满爱的地方,哪怕是低到尘土,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小说虽短,却给人以深刻的哲思与领悟。在天与地、城与乡的对比中让读者形成自我认知。在养蚕和作茧的过程中,寓示了某种生活状态和人心的善与恶。
人的一生孤独是常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何突围出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作茧,可以借以为生,也可以自缚自宥,就看各自的修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