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考,凡是经历过的人,都能写出一部奋斗史,即便是写不出来,也能讲一段潸然泪下的悲壮故事。
在你刚刚十八岁时,在你还没有走出校园,就迎来史上最严酷的优胜劣汰事件时,你能兴奋吗?青春的火焰被它浇灭了点点星火。
当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达时,你摸着那薄薄的一张纸,始终无法明白,十多年的沉默付出与它之间的价值对等关系,但就是它,让你成为了笑傲群雄的资本。
走到开放的大学校园,你依旧无法摆脱高中带给你的学习魔咒,一下子还无法转变,迅速融入到那些美丽翩翩的女生群里,对于穷苦的自己,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我喜欢了念叨,每次在宿舍里,大家兴致勃勃的端着碗饭,拥挤的围着一张长条桌,准备进食时,我又开始重复着讲述,那些在高中学习的至暗生活,大家停下筷子,目瞪口呆的看着我,有人忍不住说:“你已经重复了N遍了,你能可怜可怜我们这些无辜的听众吗?”我斩钉截铁的说“这是最后一次了!”
叛逆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抗行为,把周围的亲人设定为“敌人”,当被“敌人”压制了太久,终于遇到了一丝解放的光亮---父亲被调到更远的地方打工了,于是面临中考的我,一下子像从笼中飞出的鸟,开始漫无边际的飞翔,离开学校,到更广阔的地方,干一番大事业,这种激情被中考的到来打断了,做为一种无言的反抗,在考最后一科时,我竟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趴在桌子上流下哈拉子,睡着了。现实,给了我一个反手的抽打,落榜了。
当时,也没有太沮丧,只是有些迷茫,不知道除了种地,还能干些什么,但父亲的反应却如夏日的雷暴,我被撵到地里暴晒,干苦活,苦干活,被下放改造重新做人。当时我顶着太阳,只希望太阳能把我晒晕,肉体消失,灵魂出窍,了结尘世之缘。但父亲却不甘心,死拉硬拽的把我从地里揪出来,:“听说降分了,你过线了,但得交钱,你怎么想?”我怎么想,我没有想法啊,我从没对未来有过奢求与欲望,我只希望天热的时候能吃上西瓜就行。他让我选择上学还是种地,我纳闷了:“活着只有这两件事可以选吗?”我都不喜欢,但我知道父亲需要的答案是什么,我说出了父亲的需要的答案:“上学”
于是我成了高中里的一名后进生。
后进生,按定义来讲,就是上课不听,下课不学,老师不喜,同学不理,上课不听是因为听不懂,老师的节奏比初中快的多,且信息量也特别大,像我这种只看过教科书的土脑袋,怎么也不开窍,于是,日复一日,我被现实击打的颇为无奈,学习进入恶性循环,听不懂就会痛苦,痛苦了就会厌学,于是各科都在全班的后边,看着那些自信满满、春风得意的同学们,不免心生落寞:“唉!在这里干坐着,不如回家种地,给家里帮忙。”于是毅然打包回家,推开门,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家忙活着,看见我带来的行头,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她急的掉眼泪,没想到辛苦供养的孩子,卷铺盖回来了,她最后说:“如果被你爸知道了,他会打死你的!”我从她的眼睛里读到了恐惧,我想她比我更需要得到安慰,在巨大的恐惧的支配之下,我又重新回到了明亮的教室,在那里继续滥竽充数,每天听着天书式的课,过着恍惚的日子,像陷入万劫不复的泥潭,难以自拔。
意识的惯性是很难转变的,除非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自己内心猛醒,你用尽气力扭转惯性意识,确定自己是一个能够奋发的人,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快乐才慢慢显现。
在高二结束的那个暑假,学校补课,因为那时还没有培训班,我们所有的学生享用的都是学校教学资源,从这一点来说,也是公平的。
那时,我们的老师也很卖力,他们教书的精神真的让人佩服,在那么热的夏天,满教室只有两个吊扇,呼噜噜的在空中转啊转,老师们的粉笔在黑板上“嚓嚓嚓”写个不停,直到把黑板的最后一个角落写满,他不时的用粉笔重重的点击着黑板,强调着某个重要的公式或知识点,顺手再把粉笔头丢向某个正瞌睡的学生,那个人决不是我,因为从暑假补课的第一天开始,我就下定决心,丢弃那些痛苦的想法,听不懂就记下来,下课再学,不会做题就问,一直到自己会做,不分昼夜的学习,强迫自己利用每分每秒去学习,把自己当做机器,没有感情,只有做题,于是乎,紧张的日子一天天的重复,上课走神就使劲掐,中午小睡一会,爬起来就做题,晚上背书背到十二点,早晨五点起来读英语,既便是跑步时也要背诵英语单词。疯魔的节奏,对于身体营养缺乏的我,似乎让我更加瘦弱不堪,超强的紧张状态,导致内分泌紊乱,幸好年轻,身体还能正常运转。
早晨,吃完早饭,我总会强迫自己立即进入灰蒙蒙的教室,值日的学生还在扫地,升起的灰尘呛的人无法进入,我总会在门口稍站一会,这时总会迎来一位被大家戏称为神经病的学生,笑嘻嘻的,我总是离他很远,因为我离谁都不近。在班中,我不说话,因为很少说话的缘故,到了毕业十年后的同学聚会时,有同学见到我,很诧异我会是这个班的人。
到了下学期,大家都疯狂的进入冲刺阶段时,听人悄悄的说,隔壁班里一个平时安静且学习较好的女生,休学了,因为神经不好了。我听了默然,依旧做着我的模拟题,只要不疯,我会一直坚持到高考,模拟考试虽然不是顺风顺水,但也能做个八九不离十,成绩虽不稳,但父亲已经很开心了,因为我摆脱了后进生的队列,进入了中等生的行列,有人开始怀疑我是如何做到的,我睁着疑惑的双眼,明明白白的告诉她:“我也不知道啊?反正就是这么考呗!”对方很生气,我却很纳闷,一样考,然后成绩出来了,就是这样。
其实每天都是平凡的,只是我们善于定义某些时刻,赋予它们重要的意义,寄予厚重的期盼,以至于好像变得意义不凡,就是在这种轰轰烈烈的紧张氛围中,我们一天天的逼近高考,临考前三天放假,我在家基本不怎么看书了,我满心怀着被解放的喜悦,终于可以和课本、和一成不变的学习生活告别了,我被压榨的太久了,已经坚持不住了,我需要的是放松,是快乐,我需要的是青春的阳光,而不是巨大的阴霾。到了高考的那天,同学们还在看书,我则彻底放弃了书本,虽然我不知道我的路在哪里,但我可以明确决不是在这枯燥的运算里,我的生命因为这些重复机械的操作以及巨大的压力,快被消蚀干净了。
高考第一科是语文,当进入考场时,还是不自觉的紧张起来,于是习惯性的掐自己,以转移注意力,还好一切都稳定下来的,考的题目也不难,顺利的做了下来,二天半的考试,就这样顺利的度过了,一场噩梦就这样结束了,我用自行车驮着我的行头,头也不回的走了,再也不见,没有光的青春。
大学宿舍里的人,都草草的吃完饭,约着朋友各自玩耍去了,留下我一个人寂寞的爬到床上,去读那些借来的已被翻烂书本。
我想我读书的意义可能就是能这么悠闲的度过剩余的青春时光吧!然后,再凭着一纸毕业证书,以正常的途径完成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使命吧!也许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吧!只是每个人的参与的方式不一样,你又是用何种方式奋发努力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