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述而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①为:帮助。
②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③诺:答应的说法。
冉有说:“老师会赞成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问老师吧。”子贡进入孔子房中,问道:“伯夷和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他们是古代贤人啊。”子贡说:“他们会有怨悔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又怎么会有怨悔呢?”子贡走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赞成卫国国君的。“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①饭:吃。名词用作动词。疏食:糙米饭。
②肱(gōng):胳膊。
孔子说:“吃粗粮,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①加:给予。
②《易》:《易经》,又称《周易》的书,其中卦辞和爻辞是孔子以前的作品,古代一部用以占筮。
孔子说:“给我增加几年的寿命,让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①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孔子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以当时陕西语音为准。
孔子有讲雅言的时候,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①叶(shè)公: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三十里有古叶城。
②奚:何,为什么、怎么。
③云尔:云,如此。尔,同“耳",而已。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如此等等。”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①怪:怪异之事。力:施暴逞强、以力服人。乱:叛乱。神:鬼神之事。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行:行走。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①桓魋(tuí):宋国的司马(主管军政的官)。孔子离开卫国去陈国,经过宋国,和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桓想杀孔子,砍掉大树,孔子于是离去。弟子催他快跑,孔子便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说:“我的品德是上天所赋予的,桓魋能把我怎样呢!”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①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孔子说:“你们大家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不教的吗?我没有什么隐瞒不教你们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①行:作名词用,指德行。
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①斯:就。
②有恒:有恒心。这里指保持好的操守。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能看到了,能够看到君子,这也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是看不到的了,能看到有一定操守的人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盈,本来穷困却装作富裕,这样的人很难保持好的操守。”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①纲:动词,用大绳系住网,断流以捕鱼。
②弋(yì):用带生丝的箭来射鸟。宿:归巢歇宿的鸟。
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只射飞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
诵读音频请关注沉墨国学经典诵读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