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亲妈妈虎妈猫爸,我们来聊聊教育这件事家庭教育新观念
你对学习有点误会:学习不一定会失去幸福——《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你对学习有点误会:学习不一定会失去幸福——《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 行者带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9:22 被阅读16次

学习的过程是培养智慧的过程, 智慧的培养是靠孩子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人文情怀的培养中慢慢升华出来的。

本书中大篇幅的讨论了孩子的幸福感,学习是否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呢?可能99%的人都认为学习是枯燥的,带给孩子的是不幸福,是折磨。

让我们走进李跃儿老师《谁拿走孩子的幸福》看学习能否带给孩子幸福感。

故事里的我们

小时候的我们可能都经历过:上课时,老师一般会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等,一轮下来,我们的关注点都在这些字词和认读上。

李跃儿:“老师对所有的课文抱着一种神圣的心态,这样课本成了典范,不能有任何的怀疑与批判,孩子呢?就只能仰视,模仿,背诵。”

模式化的教育让孩子缺少自主性,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的学习缺少一种热情和动力,被动学习成为生活中的主流。

事实是:换一种方法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激发孩子的热情和想象力、创造性。

另类教育

跃儿老师的故事:让孩子们解决一个问题:有六个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其中一个掉进一个装满水的水缸里,所有的人都不会游泳,也不会潜水,必须在15分钟之内把人救上来,她问谁有办法,孩子们听到后就炸开了锅。

一个男孩说可以找一个梯子让她自己爬上来。跃儿老师说:“假如旁边正好有架梯子,你放进缸里,他们自己能爬上来吗?”多数孩子都点头,坚信能爬上来。

她接着问一名持不同意见的孩子,你为什么认为爬不上来?他说:水一淹,人就糊涂了,她问:“你们谁被淹过?”有几个孩子举起手来。

让他们讲一讲被淹的感觉。一个孩子说:“喘不上来气,使劲咳嗽,特别难受”。当这个孩子讲完,跃儿老师又讲了一个人掉进水的瞬间里可能会出现哪种情况,在老师讲完后全班便否定了这个方案。

这时有个孩子,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有一个办法,我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放马,拿根挽了扣的绳子一甩,就能套到马的脖子上,我们用这种方法把他套上来吧。

这个办法似乎不错,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行还是不行,有的说我们谁也没有套过马,套不准落水的小朋友。有的说:小朋友在水底下,绳子扔进缸里会浮在水的表面,根本套不到他的脖子上。

跃儿老师让孩子们与爸爸妈妈找找书查一查,绳子在水里有没有浮力,是沉下去呢?还是浮在表面。

假设那个落水的小朋友,肯定是胡乱扑腾的,他的头、手脚全在乱动,你刚好把绳子扔进水里,即使能够沉下去也很难套上是不是。

就算套上了,如果套在脖子上会出现什么情形呢?有个孩子站起来说:会勒得上不来气,会把那个小朋友勒死的。

这时候,孩子们急的不得了,有的说打110,但是这个办法也很快被否决了,因为这需要很长时间,等110来,早就超过15分钟了。

有的说,快去喊爸爸妈妈,也被否决了,因为万一找不着,时间也被延误了。全班的孩子都被激起了想方设法的热情。

因为时间关系,跃儿老师不能让每个孩子都把他们的办法陈述一遍,更不能每种办法都拿来讨论,怎么办呢,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种方式,让每个孩子有一个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

她让孩子们把这个救小朋友的过程写下来,写成故事,要描写的非常有趣,孩子们说,老师我们不会写字,的确六岁大的孩子,大多不会写字,或者只会写很少的字。

跃儿老师:“那就写拼音吧。”他们说拼音也不会写,那就画圈,孩子们一听哇的一声大叫,拿起纸四面散开,快乐地写了起来。

给孩子们讲了司马光的故事,刚开口读了题目,孩子们就说我们知道了,这个人叫司马光,当整篇文章读完后,我听见一个孩子对另外一个说,这篇课文一个圈圈都没有。

另类的教育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了热情和疑惑而疑惑是产生热情的动力。

“幸福可以传递”

教小朋友学过字的家长可能都知道:孩子们学字的不耐烦,经常是学完就忘,小朋友不开心,家长也生气。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孩子们幸福的学习,我们看一下李跃儿老师的方法。

跃儿老师对孩子们说:“你们有一篇文章几乎全是圈圈,刚才的课文一个圈圈都没有,这说明写文章需要认识很多的字,没有字就写不了文章。

今天就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来学习,老师敲黑板,你们传花,传到谁的手里,谁有权利向老师要字。孩子高兴的喊:“真好玩。”

这个愉快的识字方式,让孩子们一下子乐在其中,三位得到要字权力的孩子,幸福的站在讲台上。

老师说要字是他们三个人的权利,其他同学不许看,要把眼睛捂上,但越不许他们偷看,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偷看,从而对识字产生兴趣。

学习的作用在于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好的家长懂得保护孩子的兴趣成为一生的财富,不枯燥的学习,快乐的游戏成为孩子们幸福动力的源泉。

幸福是可以传递的。

相关文章

  • 你对学习有点误会:学习不一定会失去幸福——《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学习的过程是培养智慧的过程, 智慧的培养是靠孩子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人文情怀的培养中慢慢升华出来...

  • #感恩日历#DAY59

    发现幸福在身边 每天收集幸福感 感恩自己不停的摸索探索前行。 学习不一定会成功,不学习一定不会成功。 学习的最差的...

  • 2020阅读第4本书《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书打卡第17天

    今晚上的阅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在错误中成长》这两篇文章对我震撼很大,到底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扪心自问...

  • 2021-04-20

    老A爷爷幸福父母音频第181期 【”思考”它真能拯救孩子的学习!】 父母失去方向,被问题捆绑,孩子不想学习,孩子会...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前段时间秀明老师推荐我们看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一段时间了,都没有去买这本书。 9月9号刚好在丽红老师...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今天开始看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这本书总共有16个章节,我看了前4个章节,之...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在这里借用了著名儿童教育家李跃儿的书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我觉得她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所有人思索的。 一般人都会认...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在这里借用了著名儿童教育家李跃儿的书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我觉得她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所有人思索的。 一般...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在这里借用了著名儿童教育家李跃儿的书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我觉得她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所有人思索的。 一般人都会认...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在这里借用了著名儿童教育家李跃儿的书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我觉得她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所有人思索的。 一般人都会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对学习有点误会:学习不一定会失去幸福——《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ue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