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十章。
六 苍鹭先生的劝告
上一次面谈,蛤蟆先生被告知,他在心里咨询过程中,必须接受一些他很难接受的概念和逻辑,比如,苍鹭说他的每一次倒霉事儿其实是他和让他倒霉的人达成的一次“共谋”,他内心深处其实在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造成不快。这让蛤蟆很难接受。但苍鹭告诉他说:“这些容易引发你强烈阻抗的概念和逻辑,最容易打破你的心理平衡,最有可能打破你走向深层的蜕变,而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蛤蟆先生在内心深处接受的他的劝告,因为他太想摆脱当前的自己,变成一个他喜欢的自己了。
苍鹭的话虽然很深奥难以理解,但如果要接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就很好理解了。经常得不到肯定的孩子,一般很自卑,他们从小接受了父母的观念---你不好,所以他们内心深处也有一种同样的观念——我不好!这样当他面对别人批评指责的时候,他们从内心深处是认同的,无论他们在外表现的是内疚、自责还是生气、愤怒。他们都在无意识地附和对方,否定自己。
作为一个教师,我经常要受别人的评判,说做什么做事情太认真,太追求完美。一次家庭装修,我和爱人去买集成吊顶铝扣板,安装的时候发现有许多不合格产品,于是和爱人一起找销售商去换,到地方却被埋怨吹毛求疵,过分追求完美。我听了立马觉得很内疚,很自责,觉得是自己麻烦人家了,就想把那些不合格的再带回去。我爱人坚决不同意,强烈要求更换,商家无奈从仓库里拿来一箱新的,果然没有一个残次品,后我才知道遇上了无良商家,差点踩坑儿!
从这件事情上我也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情节。面对批评和指责,不是客观地分析,也不去想想对方的话正确与否,很轻易的就顺从了对方,这不是无意识地与欺负自己的人“共谋”是什么?
网友评论